基于成本视角的联网审计可行性分析
在对某一单位实施联网审计时,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联网审计的可行性主要包括: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四个方面。
本文针对我国联网审计的实施方法,分析了联网审计的成本和效益的主组成部分,并把净现值和回收期法应用于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之中,减少了联网审计的实施风险,从而为实施联网审计提供决策依据。作者首先介绍了我国联网审计的原理,将联网审计的技术实现分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四个部分,并对三个部分加以描述,解释。其次,作者对实施联网审计的成本效益与可行性进行分析。成本效益的分析过程分三步:确定成本,确定效益以及成本和效益的比较。作者还将联网审计的效益分为有形效益即可以用财务指标进行的计量的效益;和无形效益即不容易统计,难以用财务指标核算的效益,并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在对实施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中,作者介绍了净现值法和回收期法两种判断联网审计项目是否可行的方法。再次,作者研究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并认为,联网审计的系统效益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联网审计系统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联网审计系统的效益具有长期效应,而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联网审计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缺乏严格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最后,作者提出:(1)应该多方面考虑联网审计对象的选择;(2)在联网审计系统的开发上,应使开发的联网审计软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从而降低成本;(3)某些方法不可行的情况下,应该有替代方法。
(宫海亮整理自《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作者:陈伟 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