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层财政所老所长的“言传身教”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成了老所长齐谷良同志的治所法宝,更是留给我们后来财政人的精神财富……

■益阳市南县麻河口镇财政所 袁 琳

老所长不是别人,就是原北河口财政所所长齐谷良同志。
老齐今年六十有四,离岗近十年了,我与他同事六年,受益匪浅,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为人宽厚、和蔼可亲;办事认真、一丝不苟;作风严谨、大公无私;积极上进、勇于进取。曾经在任的他是全县财政系统赫赫有名的标兵,他所领导的财政所,先后十四次被评为出席省、市、县的双文明建设单位,尤其是一九九二年被评为出席省的双文明财政所。成绩的取得,绝非轻而易举,它凝聚了老齐多年苦心经营的辛劳和汗水,也足以证明老齐治所有方。
他的经验就是“言传身教”!
八四年建所之初,困难重重。首先是干部的业务素质不高,所里四名干部,除老齐是从部队转业在机关干过两年会计工作,其余三人均是刚走出校门应聘上岗的合同制干部,会计业务要从头学起,财政职能概念模糊,力不从心。其次是办公条件极差,一间不足20平米的陈旧不堪的房间,供财政所办公、开会、接待客人,兼而用之。三是干部待遇低下,全所四名干部,只有老齐有一间由机关分的简陋住房,其余三人只能“读跑学”,最远的有十余华里之遥,且路费自理。因此,所里的同志情绪低落、人心不稳、工作被动,终日无所事事的有之、奔走调动的有之、忙于应付的有之,以致头一年落得个年初欢天喜地地亮牌子,平日里是愁眉苦脸混日子,年底上下左右挨板子。面对这一难堪局面,行伍出身,向来进取心强、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他心急如焚。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他苦思冥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言传身教”。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言传”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三个一”制度,并严格执行,“三个一”制度即每周组织一次学习活动;每月一次个别谈心活动;每季一次大讨论活动,学习是学时事政治,学财政法规政策,学会计业务知识;谈心是根据所里同志思想动态,随即谈心,及时交心;讨论是总结工作经验,汲取工作教训,明确工作目标。开展这些活动,老齐十几年如一日,坚持这一制度有始有终、雷打不动。从而,学习武装了头脑,谈心沟通了思想,讨论明确了目标。
“身教”就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
一是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一宗不变感化人。穿着不讲究,我看到的老齐不是一身退伍的军装,就是穿财政的制服,从未见他穿过一件像样的、比较时兴的衣服;生活不奢华,有人曾经开玩笑说,老齐这个“财神爷”是一个“三不沾”即不沾烟酒、不沾棋牌、不沾美色的“苦行僧”;行不畏难,每次下乡调研或上县开会,不论路途远近,他总是用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代步,从不搭车,更不曾租车。与他同事多年,耳濡目染,论年纪他比我们大,论资历他比我们老,他能如此艰苦朴素,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二是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一马当先影响人。为改善办公条件,他奔走于上级部门和单位,低声下气、不厌其烦求资金、争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八九年新建了一栋财政办公楼,随即又办起了财政食堂。在干部待遇低的情况下,为了改善生活,老齐开动脑筋、身先士卒,带领全所干部利用工作之余,将办公楼前面一块废弃地进行开垦,开垦菜地3亩,开挖鱼池一个,面积约一亩,然后分工到人,自己种菜、养鱼,还喂了几头猪,这样一来,做到了小菜自给有余,鱼肉花钱甚少,同时也磨练了意志、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凝聚力。另外,为了扶持财政、挖掘企业潜力、履行财政职能,他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如该乡鱼场有3000亩水面,近1000亩精养池,由于管理不善,每年上交利润不到一万元,他认为乡渔场大有潜力可挖,于是就主动向乡政府汇报情况,出谋划策,并请缨到乡渔场办点。八七年是办点的头一年,老齐脚踏实地,一头扎进渔场,直接参与管理,初见成效,当年产量和产值都翻番。上交利润由一万上升到五万。尝到了甜头,老齐更是信心十足,进一步加大了管理和扶持力度,每逢收获的关键时季,他与渔场干部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出计策,亲自做指导。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八九年他主动帮助渔场引进湘莲优良品种,植莲1500多亩,在当年原有收入的基础上增加收入20多万元。老齐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一马当先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厂里的干部,大家在管理上不敢有一丝松懈,渔场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从而效益连年增长,利润逐年攀升。到九五年,上交利润上升到50万元。与此同时,他对待所里的大事小事也是亲力亲为,一丝不苟。所里的干部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做法而心悦诚服。
三是在为人处事上大公无私,一身正气教化人。老齐是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开始是在北河口公社担任会计工作,考虑到实际情况,机关给他分了一间住房。成立财政所以后,他成为首任北河口乡财政所所长,为方便所里更需要住房的同志,他毫不犹豫地让出住房,带着一家四口在外租房,自理房租。鉴于他的家庭经济困难,所里有人提出要给老齐适当的住房补助,但被他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机关还有不少的干部在外租房而没有补助,我作为一个财政所所长要起到模范作用,不能享受租房补助。
老齐是乡土生土长的北河口人,亲朋好友众多,经常有人找他帮忙,他的原则是公事公办、私事私聊、坚持制度、毫不含糊,从未利用所长的身份为亲朋好友开方便之门,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人说他不食人间烟火无情无义,他只是忍气吞声。难能可贵的是,他爱人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医疗开支上万元,他宁愿借贷款也从不向所里借一分一文。在他的影响下,建所至今,所里无一人亏欠、挪用过公款。另外在廉政建设方面更是起表率作用,八九年,他父亲病故办丧事,他不仅没有收受亲朋好友及同事的礼金。更重要的是,那年他在乡渔场办点,为渔场增值增效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感谢他,乡渔场支书趁此机会派人送了200斤鲜鱼和3000元钱供他为父亲办丧事是急需,被老齐婉言谢绝。鉴于200斤鲜鱼当时不好处理,而他也正好需要就暂时收下了,办完父亲的丧事后,他把200斤鲜鱼按当时的市场价折合成现金如数退还到渔场支书手中,并督促其及时入账。正是有老齐的这些表率作用,他领导的北河口财政所从总会计到出纳从未发生过一例贪污、受贿事件。
二十多年过去了,老齐的为人处事记忆犹新,之所以能彻底改变北河口财政所得落后面貌,之所以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财政所一跃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双文明财政所,是因为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成了老所长齐谷良同志的治所法宝,更是留给我们后来财政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