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审计风险准则下环境绩效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本文立足新审计风险准则研究了审计风险模型的变迁问题,并结合环境绩效审计进一步探讨了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步骤。
作者首先指出,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中审计模型有重大变化,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改变后的审计风险模型让审计人员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环境绩效审计同其他类型审计一样存在审计风险,因此同样可以采用新的审计风险评价模型,即“期望的(或可接受的)环境绩效审计风险=评估重大错报环境绩效审计风险*可接受的环境绩效检查风险。对于环境绩效,重大错报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三个环节加以衡量。
接着,作者认为,对环境绩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要经过两个步骤:1.要在环境绩效审计中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环境绩效状况;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环境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有关环境绩效的内部控制等。2.评估环境绩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定性评估的具体步骤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环境绩效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控制测试,包括健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进行实质性测试,检查认定层次的环境绩效重大错报风险。定量评估的具体步骤为:确定影响环境绩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集和权重集;确定评语集;确定因素评判矩阵;得到环境绩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指数。
作者最后强调指出,合理评估环境审计风险水平,对环境审计人员而言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课题。
(王丽整理自《财会月刊•理论》2007年第2期,作者:王如燕 武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