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新的治理环境暴露出了传统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弊端。虽然不同的治理模式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都与期望的治理效率存在着差距。评价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绩效的标准是能否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而现行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并没有直接解决公司治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
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监督”与代理人的“反监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也是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所在。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是必然的,且涉及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必然性、动力与路径、内容,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路径、审计信息与传递路径、审计监管模式变革与创新。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展开以股东为中心、经营者为中心、董事会为中心与监事会为中心的四种公司内部审计机制之间的比较与选择。
作者最后通过总结全文,提出了各类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内容:在审计目标、组织结构、审计路径和审计信息等方面进行变革。其中,以股东和股东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为例,审计目标是开展财务审计、战略审计;组织结构主要是股东大会掌握审计权;审计路径是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监督、委托外部审计师;审计信息体现在财务审计信息与管理审计信息。此外,作者还对经营者为中心治理结构、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和监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在审计目标、组织结构、审计路径和审计信息四个方面提出了变革的内容。
(曾波整理自《审计研究》2006年第6期,作者:叶陈刚 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