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进入冲刺阶段

 本报讯 目前,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了很多创新措施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记者日前从财政部了解到,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自5月底开展以来,各地按照资产清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统筹安排、扎实工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深入推进本地区的资产清查工作,成效显著。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清查结果将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初始数据,也将作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规范津贴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因此清查结果的准确真实性尤为重要,对今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为确保资产清查结果的准确可靠,本次资产清查引入了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专项审计,这也是区别于历次资产清查的显著特点。

  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以后,各地通过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会计记录和资料的审计,以及对单位自查情况进行复核,并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益的准确性、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资产清查的专项审计报告,供财政部门参考使用。

  记者从财政部相关司局了解到,为确保专项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河北、新疆等部分省区还举办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培训班,一些地方还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规则等制度和办法;安徽、贵州等地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面达到了100%;黑龙江、四川、宁波等地在清查中归纳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下发政策释疑文件,以推动当地的资产清查工作;辽宁省印发了资产清查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使考核评比更科学合理。江苏、河南等地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办法,切实规范资产清查工作中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问题的核实处理。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表明,各地都在积极有效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及审计工作,以确保这次清查汇总的数据准确、真实、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