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应合并
长期以来,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高校的基建投资核算和教学科研业务核算分别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分别设置不同的账务核算体系,导致其中的任何一套账务都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收入支出情况,只是反映了高校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反映会计主体全部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合并就尤为必要。
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合并,将高校由原来的两个会计主体合二为一,增强了高校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有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力。
高校基建账和经费账的合并,为高校财务会计取消重复核算,人为拆分基建项目,建立一套综合反映高校整体经济业务活动的综合账务体系以及消除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诸多困惑提供了解决的平台。基建账和经费账的合并,意味着要由一套账务记录、核算和反映原来由两套账务分别记录、核算和反映的经济事项,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所高校整体的经济业务活动,符合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增强了高校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有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力。
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可以解决原来由于预算管理体制和拨款渠道不同导致同一笔资金在两套账务中重复核算的问题。
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可以把原来在两套账务中独立反映的经济事项集中到一套账务中综合反映,避免了同一笔资金在两套账务中重复核算的问题,不但能够降低核算成本,而且能将过去游离于经费账之外的因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基建投资规模迅猛增长而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基建投资借款如实反映到学校综合账务中,以适应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实行综合部门预算的要求,将预算单位的所有收支统一纳入到综合预算编制中,方便预算单位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安排。
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有利于全面、准确、真实地提供财务信息,为多元的投资主体和学校决策层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基建账与经费账分设的情况下,高校的银行贷款基本都在基建账中反映,大量的贷款利息支付也在基建账中反映,相应地基建报表和部门决算报表(经费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各不相同。受到重视的部门决算报表主要反映的是教学科研业务活动方面的经费收支情况,对基建投资方面的信息反映不全甚至极少反映,而基建报表虽然包含了基建投资方面的大量信息,但没有引起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有可能对高学校的决策层产生错误导向。而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问题,比较全面地反映学校资产、负债和收支全貌,为避免高校负债状况不实盲目扩大投资提供了足够的财务信息,同时也为金融机构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多元的投资主体和学校决策层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高校基建账与经费合并具有可行性。一是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和行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为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提供了条件。二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着相同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方法与财务处理程序方面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为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提供了支点。三是目前一些成熟的工业企业实现了基本建设财务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并轨,为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提供了借鉴模板。四是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更是预算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他们共同为高校基建账与经费账的合并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榆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