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研究的新进展
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事关审计人员、报告使用者和监管者等各方利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早已要求在特定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资产、负债和权益工具。自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及其前身(IASC)将公允价值作为特定环境下的最合适的计量属性以来,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意见陆陆续续地加入IFRSs中。
然而,由于这些指导意见经常跨标准发布,且不注重遵循一贯性和全面性原则,IFRSs迄今并未提供一个清晰的计量目标和健全的计量框架,从而导致公允价值在理论上陷入毫无必要的复杂性,在实践上产生多种处理方法的分歧。
基于此,IASB于2005年9月把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列入议事日程,旨在消除IFRSs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杂乱的补丁性规定,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意见。此外,IASB决定通过以下方式澄清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更简洁地定义公允价值,以清晰地阐明单一的计量目标;建立公允价值计量框架,来反映这个计量目标。最后,IASB有意改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并使其与其他新的披露要求并行不悖。
IASB的上述计划在2006年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达成的谅解备忘录中再次阐明。而就在谅解备忘录出版之际,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行将结束,这项研究与IASB的研究计划目标一致。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随着2006年9月S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炉而尘埃落定。为了在IFRSs中更好地指导公允价值计量和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逐步趋同的需要,IASB有意以SFAS157号为蓝本进行修订,并于2006年11月30日发布了讨论意见稿。其中包括SFAS157的指导意见节选和基本结论,以及征求意见的请求等。
与此同时,IASB就财务报告中的资产和负债的更宽泛的计量基础征求意见,作为概念框架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概念框架将认定和讨论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属性,因此有人建议把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计量作为概念框架研究中计量属性研究的一部分;也有人提出在明确是否应该运用公允价值之前,讨论如何定义和怎样计量公允价值是不可能的。而IASB坚信,公允价值计量研究将为更广泛的计量属性研究扫清道路。
(汤滨整理自《Accountancy》,2007年第3期,作者:Jon Ne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