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财务报告附注:财务会计边界限制下的信号显示

在经济和管理不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对外披露生产经营信息的载体,财务会计报告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财务会计的边界严格界定了可以列入财务报告的内容,使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被细分为符合会计确认条件、可以列入报表的信息和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但不符合会计确认条件的信息;前者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后者则以附注的形式进行披露。财务报告发展到今天,虽然形式上仍是三张主表加附表和披露,但从内容上来看,企业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正在不断扩容,而扩容客体则是大量的披露信息。不论从财务报告披露发展的初衷来看,还是从市场对财务报告披露的需求来看,这些披露同会计报表一样担负着为使用者提供经营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的使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已经明确规定,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作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新会计准则作为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首次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地位和性质作了规定,这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它代表了未来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发展方向。实施新准则以后,对未严格符合确认、计量要求的财务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揭示,是上市公司规避风险、提高公告信息价值、提升企业市场地位的理性选择。本文通过追溯附注披露的发展和内容,结合市场对附注披露的各种回应,探讨了附注披露的走向,指出如果附注披露能不断增强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未来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必能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财务会计报告也将因附注披露的存在而更好的为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韩秋整理自《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7年第3期,作者:廖洪 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