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CPA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理论拓展与路径选择

审计项目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和审计收益的实现程度,历来是审计实务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审计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审计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笔者认为,为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项目风险,有必要重新审视审计项目成本的范围,深入思考有效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适时拓展控制审计项目成本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理论拓展。作者认为,CPA审计项目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成本,而且应包括或有成本、相对成本和社会成本;审计项目的成本控制不应仅限于通过减少支出的绝对数来降低其直接成本,更应涵盖通过提高效益来降低相对成本、规避审计项目的或有成本与社会成本。在审计过程中应关注审计产品需求的差异性,降低审计项目的相对成本。
路径选择。审计师应不断拓展新的增值审计业务领域,树立相对成本理念。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积极开展全面审计项目成本控制;2.建立健全审计失败民事赔偿机制,使或有成本显性化、赔偿制度刚性化;3.适度拓展新的增值业务,降低审计项目的相对成本;4.打造高质量审计信息平台,增强审计信息透明度。
本文从审计风险、审计职责和审计业务创新等角度出发,提出审计或有成本、社会成本和相对成本概念,通过这些审计成本理念的引入对于我们分析审计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和审计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突破目前审计成本控制研究中的瓶颈,对提升审计项目的审计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刘黎整理自《审计研究》2007年第2期,作者:谢志华 孟丽荣 余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