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浙江省农发集团打造产加储运贸粮油全产业链切实提升保障粮食安全供应

根据省委、省政府“北粮南调”和“两个基地”建设的决策部署,省农发集团近年来突出粮农主业发展,加快落实东北粮源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自有粮食加工能力,加快仓容扩建和物流中转基地建设,着力构建省内粮食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网络体系,打响“浙粮”“浙油”等自有粮油品牌,初步建立了“产加储运贸”粮油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我省“米袋子建设”建设、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能力。
一、加快建设优质稳定粮源基地,增强粮源控制能力。一是完成黑龙江新良集团重组任务。今年3月,在浙、黑两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省农发集团成功重组黑龙江新良集团,组建成立了黑龙江绿农集团。重组后的黑龙江绿农集团,通过移植浙江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已实现平稳过渡、有序运转。二是初步建立东北粮源基地。农发集团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以黑龙江绿农集团核心优质粮源种植基地为示范标杆,积极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国有农场和种粮大户走向市场,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农场)++订单”运作模式,初步建立100万亩、50万吨优质粮食规模种植基地。三是探索创新省外小麦粮源基地建设。在加快东北粮源基地建设同时,多次赴河南、山东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收储基地建设项目考察,着手建立小麦粮源收储基地,努力扩大和拓展小麦经营规模。
二、形成规模化自有粮食加工能力,满足终端销售产能需求。一是组建主要米业生产加工基地。以所属浙粮集团、黑龙江绿农集团为主体,并获宁波市粮食局政策支持,成立了宁波绿农米业公司,重启宁波冰灯米业大米加工线,从而形成黑龙江米业和宁波绿农米业两家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年产15万吨的自有成品粮生产加工规模。二是推进合作建立大米生产加工基地。加强与东北有实力有规模粮食加工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委托生产加工业务关系,合作建立规模化自有大米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尽快形成成品粮生产加工规模。适时量力收购省内其他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省内自有大米生产加工标准生产线,争取2年内形成年产30万吨成品粮生产加工规模。
三、加快实施粮库扩建工程,提高粮食收储能力。一是扩大仓容,加大储备。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政策,通过新建仓容和收购黑龙江省当地粮库,加快实施100万吨粮库建设工程。绿农集团、浙粮集团所属粮库扩建仓容预计今年底竣工投产,并正着手收购黑龙江省鹤岗中心粮库,启动营口港储备中转库建设。二是完善机构设置,推进仓储信息化建设。制订了集团储备粮管理办法,启动了储备粮信息化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完成了部分粮库终端基础设备更新改造。三是探索异地储备动态管理运作模式,确保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组织开展东北一期异地省级储备粮市场化运作,目前储备轮换业务有序开展、粮情稳定,为扩大省级储备粮异地储备规模、提高运作水平积累了经验。
四、加快物流中转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北粮南调”中转体系。根据按照省委、省政府“北粮南调”和“两个基地”建设部署,集团加快所属辽北库、镇海库改扩建提升工作,强化产区、销区两大库区物流中转平台功能。同时,着手建设营口港粮食物流中转基地,突破山海关铁路瓶颈制约,努力打造铁铁、铁水联运“北粮南调”中转体系,确保一周内把储备在东北的粮食运回浙江。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北粮南调”部署,以浙粮集团为主体,新农都、农都公司共同参与,发挥主产区粮源基地优势,整合省内稻米经销户和用粮企业渠道资源,全力推动“北粮南调”业务开展。
五、加快构建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网络体系,不断延伸粮油产业链。浙粮集团和绿农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浙江绿农粮油产品销售公司,以黑龙江300万亩、150万吨优质绿色粮源基地为依托,以东北原产地大米杭州营销中心为基地,全力构建覆盖全省的粮油产品终端网络销售体系,全面打响“浙粮”“浙油”“太阳岛”等自有粮油品牌。今年省农博会期间,农发集团专门举行了东北粮源基地建设暨“浙粮”品牌新闻发布会。目前,绿农粮油产品已与绍兴供销超市、物美超市等连锁商超和窝里快购、爱邻网等线上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浙粮”商标五常稻花香米、优选东北长粒香米和“浙油”品牌商标葵花油、稻米油等共12款粮油产品已在我省市场投放,杭州、嘉兴等区域营销中心也已开张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