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各阶段造价控制

支凤生

1引言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审计人员全过程参与,在各阶段及时向业主提出控制造价和促进管理建议,为业主正确决策提供保障。

随着建设工程跟踪审计的逐步深入,工程建设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如:图纸设计质量下降、施工队伍素质差、串标抬标得不到有效遏制、管理水平不高等,给跟踪审计带来挑战。建设工程跟踪审计的目的是防止舞弊、提高质量、降低造价、促进管理。通过对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各阶段分析,结合我校新校区投资八亿元的跟踪审计经验,提出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各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对策,对实现跟踪审计的目的有重大作用。

2跟踪审计各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对策

2.1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对工程造价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设计不仅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实用、美观、工程变更少,造价低,后期改造少,维修少;而不合理的设计不但施工变更多,影响工期,而且造价高,索赔多,后期使用改造多,维修多。如我校某实验楼屋顶采用钢结构阳光板,外墙采用钢管骨架包铝塑板线条,外形美观,可使用不久,经不住风雨侵蚀,屋顶被大风掀掉,钢管架铝塑板线条不定期从墙上掉下来,给师生带来很大安全隐患。使用不到二年,全部拆掉,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室内装饰设计、园林绿化设计也同样存在造价失控。有的设计过于奢华,造价太高;有的造价低但是又不满足使用功能。

控制对策:限额设计,即业主要求设计单位按一定的金额来进行设计,确定设计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然后业主组织人员对几家设计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方案,图纸、报价进行比选优化,选择最优设计,确定设计单位或施工总承包单位。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室内装潢和园林绿化工程。另外,还应注重设计单位的选定,设计功能要求的完整,设计质量奖惩,设计合同条款的严格要求等,如增加一些激励设计人员责任心的条款,来减少因设计人员粗心而引起的不必要变更。外观设计尽可能做到牢固、耐久、安全的情况下兼顾美观。

2.2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过程中,社会上的围标、串标现象普遍存在且很难寻到围标、串标的证据。围标、串标的目的是抬高中标价,获得更多的不合理利润。一个想中标的施工单位控制其他几个投标单位的投标价,同时要给其他投标单位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会计算到投标价中,最终由业主来出。因此会出现中标价被抬高的现象。

控制对策:做标底设最高限价法。从目前建设环境看,围标、串标无法控制,围标、串标的目的是抬标。做标底,且在标底的基础上下浮(到招投标市场按规定除外),根据不同的结构下浮值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基建、维修项目下浮8%-12%。园林绿化、路灯等项目下浮12%-15%。在投标前公布最高限价。这样抬标被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围标、串标也就无意义了。

2.3评标阶段

现在市场上招标文件规定评标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合理最低价中标办法,一种是接近平均值中标办法即综合评议法。社会上对评标办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价中标可以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一种观点是高价中标对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作用不大。目前施工单位的管理体制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这种体制下公司会将接近成本的部分交由项目经理负责,将项目剩余的这部分最大利润留给公司。如某项目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办法,中标价为500万。经公司内部测算,成本及利润为450万,公司将450万包给项目经理,公司直接获利50万。如果采用综合评议法,中标价为550万,即业主多付50万,公司包给项目经理还是450万,公司自己将获利100万,这多付的50万根本未直接用到工程项目中,业主白白浪费50万资金。

控制对策:控制在最高限价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合理最低价中标。有人怀疑施工单位竞争激烈,怕低价建不起来。试想一下,竞争激烈是因为高利润才会出现竞争激烈现象。另外施工单位也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有成本测算部门,有投标决策部门,施工单位不可能明知亏本还去投标,难道施工单位视合同和法律为儿戏?

2.4合同审签阶段

招标文件、合同审签,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工期、造价,合同审签一定要严谨,考虑周全,明确开工日期。有的合同明确开工日期以施工单位向业主打的开工报告为准。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这会出现施工单位迟迟不开工,不打开工报告,业主拿他没办法的现象。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工程质量要明确质量等级,如要求是省优,在平时的施工管理中按省优标准来要求。明确工程价格调整的风险范围,为以后竣工结算不留隐患。

控制对策:严格把关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承担的风险,注意增加反索赔条款。加强合同审签程序,防止施工单位串改合同条款。有的业主单位图省事,将合同全由施工单位代办,会出现施工单位串改合同局部重要条款与招标文件规定不符现象。事后业主才知已晚矣。认真组织复核工程量清单,防止不平衡报价的发生。

2.5施工队伍选择阶段

施工队伍的选择关键是项目经理,一个会管理、责任心强的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会让业主很放心,双方配合会很融洽,做事就会很顺。在工期、质量、造价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选一个素质差的项目经理,就会让业主感到很累,不断给业主增添麻烦,导致双方配合很不愉快。完不成预期的任务,给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带来较大的麻烦。

控制对策: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建议在资格预审阶段对施工单位选派的项目经理进行考察,掌握拟派选项目经理的业绩,到与之相配合的业主单位了解情况。项目经理原则上由施工单位选派。如业主对拟派项目经理不满意可与施工单位进行交换意见。况且又在投标前阶段,因此项目经理还是可以选择的,在建设过程中更换项目经理比较麻烦。

2.6甲供(控)材确定阶段

在建设工程中一个单项工程的工程造价材料费用占总价75%左右。尤其新材料、新工艺更新很快,因此加强对材料价格的审计监督尤为重要。在众多材料中有些材料价格是很难控制的,如大理石、花岗岩、瓷砖、地砖、内外墙乳胶漆、开关、插座等。市场上质量分三六九等,价格也分三六九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质量很难控制。

控制对策:对主要材料如钢材、混凝土、水泥、黄沙、石子、门窗等建议由乙方购买,对装饰性材料如花岗岩、大理石、乳胶漆等作为甲供材或甲控材。在投标前将这些材料以某一暂定价进入投标价,竣工结算时以业主实际购买价或控制价按实结算,从而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

2.7工程变更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出现安全问题或使用功能的改变等原因,会出现设计变更,这种变更在所难免,但有的变更纯粹出于施工方便或增加造价的目的而要求变更。如浇筑有梁板混凝土时,当梁的砼强度等级与板的强度等级不同时,施工单位就会要求设计单位出具板与梁相同强度等级的变更(一般梁的强度等级大于板的强度等级),这样不仅施工方便而且还增加了造价;再如施工单位利用不平衡报价而要求变更,如:我校教学楼工程,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将走廊地砖楼面报价利润很低,而教室水磨石利润很高,施工时施工单位就要求将走廊地砖改为水磨石。这样一是便于施工,二是施工单位会获更多的利润。

控制对策:严格审查图纸,尽可能将图纸缺陷在投标前发现并纠正。在招标文件中对综合单价给予一定的系数范围,如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综合单价不能超过所有投标人相应综合单价平均值的±10% ,以此防止施工单位不平衡报价。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除影响安全、功能使用以及设计人员认为必须变更的。另外在变更审批程序上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如我校规定1万元以下变更由分管领导审批;1万元—10万元变更由校领导研究后进行审批;10万元以上变更由校党委研究审批。

2.8结算审计阶段

从项目审计现状来看,结算审计方法有多种,如:全面审计法,抽项审计法,增减审计法等。不当的审计方法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很大风险,会给业主带来不利的资金损失,因此选择正确的审计方法才是控制造价的有效办法。

控制对策:全面审计法。工程结束后进行竣工结算审计。审计部门对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业主与施工单位双方以审计报告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就是说审计报告的结果直接涉及双方的利益,偏向任何一方都会给另一方带来损失,也会给审计部门带来风险,因此全面审计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审计方法。

3结语

项目的跟踪审计,从项目设计到招投标到施工一直到竣工结算各阶段全过程参与。通过对各阶段的分析,提出控制造价的相应对策和管理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对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防止舞弊、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起着较大作用,值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审计人员借鉴,以便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