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后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保障财政资金规范运行

达州市财政局

  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规范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州市财政局自2012年开展动态监控工作以来,通过监控系统对国库资金支付各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偏差,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一、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成效显著
  随着我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逐步完善,动态监控工作同步推进。目前,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区)基本实现了“区域、单位、资金、账户、流程、业务”六个完整的改革目标,“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覆盖全面”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也初步建立,动态监控日常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一)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随着动态监控系统的启用,财政监督关口前移,在预算单位实现支付前便在支付系统中将问题发现并制止,减少了识别问题的人为因素,防止了造成违规的既定事实再来纠正,降低了财政监督的运行成本。
  (二)防范支付风险,杜绝违规支付。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是财政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这一制度虽然防范了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但也增加了财政部门的资金支付风险。而对预算执行实施动态监控,给财政资金支付活动的全过程都安上了实时监控“摄像头”,违规支付随时被发现,并及时预警、提示直至冻结,从源头上阻止财政资金违规支付行为,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支付风险。
  (三)硬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警规则对财政资金是否按预算使用都设定了相应的控制规范。不按预算科目使用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会第一时间预警并提示,结合监控人员的电话通知,有效防止了预算单位改变资金用途、违规套取和挪用项目资金行为。同时,通过对动态监控结果的分析和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督促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四)强化法纪意识,促进财务管理。动态监控系统对预算单位的每一笔支付,只要不符合制度规定,系统将立刻预警、提示、纠错和反映,监控人员的电话也随之而至,可以给预算单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带来巨大的震慑作用,有利于增强预算单位的财经和法纪意识。
  二、动态监控工作稳步前进
  (一)完善配套制度,健全工作机制。一是逐步完善和规范了业务操作流程,制定了监控工作实施方案及现金管理等相关规章,加强财政资金支付管理,严控现金支出。二是建立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有关业务科室共同参与,支付中心专人实施的工作机制,同时注重强化信息技术保障。三是厘清预算单位、财政内部有关科室工作职责,强化了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财政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了预算执行和监管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二)完善预警规则,加大监控力度。预警规则的设置是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的基础,决定着动态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效力。我市在省财政厅设定的预警规则框架下,结合本市财政财务管理实际,按照“突出监控重点,覆盖监控盲点”的原则,修订了3类22项监控规则。在监控项目上,在对资金用途、收款人、银行账户、政府采购、付款额度、支付流程等项目控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大额现金支出、大额个人转账、公务卡结算、民生项目资金的支付控制,突出了财经纪律、资金安全、项目实施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保障了中央和地方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强化多方协作,实行工作联动。为了确保监控成效,我市实行了“多重保险,联动监控”的工作机制。一是监控人员发现单位违规操作时,第一时间与单位财务人员取得联系,告知其违规操作内容,敦促单位及时纠正。二是与人大的预算执行在线监督联网,若单位资金支付频繁违规预警,人大财经委可发书面通知,约谈预算单位领导,以此警示预算单位规范每一笔资金支付。三是在通知预算单位的同时,监控人员也与相关代理银行取得联系,让银行在最后的支付关卡阻止单位支付,避免其违规支付的发生。支付中心通过与多方联动,有效发挥了动态监控工作的警示、纠偏和规范作用。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保障。在工作中,我们将预警规则制成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分发至各个单位,同时还制作支付流程及动态监控预警讲解视频,并挂在市党政网上,市级各部门可以随时上网点击查询,了解动态监控业务。支付中心大厅还专设公用电脑区,单位若有预警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工作人员可进行现场指导,对各单位规范支付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动态监控工作的建议
  (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适时完善监控规则。要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系统的作用,就要逐步扩大动态监控范围,在做好单位零余额账户资金监控的基础上,应将财政专户资金、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纳入动态监控范围,最终将动态监控范围拓展到所有财政资金和全部预算单位。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应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对预警规则进一步修订完善,确保各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付既安全,又高效。
  (二)加强监控数据分析应用,促进预算编制科学。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主要功能是可以了解日常预算支付活动的细节,能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各预算管理职能科室可以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对集中支付数据信息与导入动态监控系统的部门预算、预算指标调整、用款计划和实际支付去向等信息进行多维对比分析,为预算单位收入基数的确定、支出定额的测算及项目支出的审核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促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规范、科学、精细。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控工作水平。随着动态监控工作的不断发展,对预算单位的规范操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预算单位的支付必须符合相关制度规定,不得“越雷池一步”。财政部门应与预算单位加强交流,不能只简单地说“不能”,而应该让预算单位明白“为什么不能”,才能杜绝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将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业务交流、研讨活动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国库监控工作人员和预算单位的业务水平,为提高动态监控工作实效打牢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