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甄炳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养老服务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我国确定了养老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即政府引导,以社会力量、民间资本为主,发展养老服务业。同时形成了一套框架体系,即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十二五”期间修改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了养老服务业的“十二五”规划,有关部门还制定了30多项专项政策,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从投资角度来讲,发改委投了100多亿,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在全国投了80多亿,地方的彩票公益金也投了200多亿,民间力量、民间资本投资更多。
  “十二五”期间也加强了养老服务业的专业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业床位数比“十一五”翻了一番,达到了669万张。我们社区居家养老的设施和机构遍布了城市绝大多数社区和农村的一半的社区。“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蓬勃发展,需求非常旺盛,为今后养老服务业更快、更大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三五”期间,中央更加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我们积极、科学、综合地应对老龄化,希望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成为扩大内需、保障民生、促进就业的重要领域。但养老服务业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大发展还必须解决养老机构用地难、融资难、运营难、监管难等关键问题。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不赚钱的,是赔本的。此外,我们需要大量的养老护理员,但是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工作压力大、工作风险大,没有人愿意干。
  目前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补贴、养老服务专项债券等等。民政部联合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了加强金融支持养老的政策,民政部和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政策,目前金融支持已经有良好的政策开端。
  下一步政策如何落地?首先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要深入学习有关金融政策,学通弄懂。其二是财政部门、发改部门、一行三会要积极扶持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发展,主动帮助养老组织解决信用担保问题。目前基层养老机构申请贷款时主要面临信用担保和贷款资格两大问题。PPP合作对我国来讲是新生事物,对民政部门来讲也是新生事物,“十二五”期间我们进行了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试点,大概有1200多家养老机构申报了试点实施公建民营。目前公建民营机构的条件和流程绝大多数是以招投标方式实现。在具体操作上,有的是地方财政部门拨款兴建好场所,民营机构再支付房租,有的地方民政部门还要补贴床位费。其三是希望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要首先立足于服务老年中的刚需,也就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十二五”建了大量养老机构,但是空床率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服务对象定位为特别需要机构养老的那些失能失智的老人,所以希望养老机构选择好服务对象,多发展一些立足社区的小型连锁化、品牌化,服务于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养老机构。
  (本文系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书记甄炳亮在全国医疗养老领域PPP改革研讨会的致辞,源自财政部PPP中心微信公众号,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