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县级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盘活建议

在当前“三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财政支出盘子扩大与财政收入增幅放缓的矛盾日益凸显。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先后四提“盘活存量资金”,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开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范围,发挥资金最大效益。作为一名基层财政工作人员,笔者认为,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既占据财政存量资金的“大头”,在现实操作中却又常常“游离”于财政部门的监管之外,如何控制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规模,应作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重头戏”。

一、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在财政存量资金中的占比

以山西省某地级市为例,该地级市辖区共有13个县,截止2015年底,其中11个县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占财政存量资金比重超过70%,6个县部门预算结余结转资金占财政存量资金比重超过80%。

以该地级市某县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该县财政存量资金总量74339万元,其中部门预算结转结余56946万元,占76.60%;而项目支出结转结余占部门预算结转结余的92%。

综上,部门预算结转结余占县级财政存量资金的大头,项目支出结转结余又占部门预算结转结余的绝大部分,如何盘活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就成为盘活县级财政存量资金的关键。

二、县级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形成的原因

(一)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一是上级财政指标下达迟缓。每年12月份有部分专项转移支付指标才能下达到县级财政,财政部门在年终决算时为达到执行进度只能将大量资金下达预算单位,形成了大量的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二是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较小,专项转移支付比例较大且大都规定了具体项目、具体用途,需“专款专用”,再加上专项资金下达后一些项目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或者由于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已中止,导致专项资金只能滞留在各部门形成“难盘活”的存量资金。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

一是预算编制不合理,一些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与本部门职能不匹配,不符合当年县政府重点工作要求,申报的项目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审,这都使项目资金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形成结余。二是预算编制不细化,年初财政预留资金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单位,导致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形成结余资金。三是预算编制内容不全,有的没有将上年结余等资金编入年初预算,导致结余逐年递增。

(三)预算执行不到位

一是执行进度不到位。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钱等项目”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动态调整不到位。个别部门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对年度内不需要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已执行完项目的结余资金等不能及时交回财政安排用到急需地方;三是执行监管不到位。资金下达项目单位后,项目单位缺乏专业人员,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往往只是被动的事后监管,致使资金滞留在项目单位,形成项目资金结余。

三、对盘活县级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的建议

(一)上级财政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体系

建立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体系,增加一般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建议上级以一般转移支付的形式将专项资金切块给县级财政,由县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确定实施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组织实施。同时,上级财政要加快对基层转移支付的下达进度,确保本年资金使用的时效性,避免新的存量资金的形成。

(二)本级政府应强化保障机制,形成盘活资金的工作合力

当前,县级盘活存量资金的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承担,执行力和协调力度都大打折扣。应建立政府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着重从三方面加大盘活力度:一是以政府名义发布盘活资金的文件制度,建立定期报告和清理机制,引导各部门加强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的盘活工作。二是将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情况纳入财政管理绩效考评综合评价体系,对连续几年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按结转金额的一定比例核减该部门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经费支出,该部门新增支出优先从部门结转资金中安排。三是加大检查、督查和问责力度。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情况进行检查、审计和督查。

(三)县级财政要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的科学性

一是完善基本支出定额管理。人员经费年初做实打足,凡是有政策依据的尽可能足额安排;合理调整、规范日常公用经费定员定额标准体系,严控“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项目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涉及民生的、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要优先保证,属于部门一般性项目要有所压缩。同时,项目支出要按功能分类细化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每个项目要按经济分类细化到具体支出用途;三是推行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将绩效考评结果与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以及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安排结合起来,预算安排的项目考核没有达到绩效目标要求的将核减或取消项目。四是要确保预算内容的完整性,要将上年结余结转等资金全额编入预算。

(四)县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增强预算约束力

一是提高预算执行进度,按要求进度严格执行预算;二是要定期分析预算执行进度,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将执行不好,甚至无法执行项目资金,及时上报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调整到当年急需的项目和其他有条件实施的项目,切实提高预算的执行率;三是要加强与人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配合,预算执行合理有序,预算监督严格有效,真正解决重预算、轻执行的问题。

盘活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是加强财力统筹的迫切需要,也是源头预防腐败的有力手段,应该作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上下合力,共同努力,创新机制,力争把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最大限度的盘活用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