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企业精益管理在降低采购成本中发挥的作用
“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企业的所有活动中运用“精益思维”——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保证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简而言之,就是消灭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一切“无用功”,把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让每一份投入都能带来最优收益。
商业零售企业实行精益管理,控制减少采购成本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精益管理对采购环节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够确保商品成本保持合理水平,具有长期较长的竞争力。文中所指“采购成本”,并不局限于采购商品自身的成本价值,而是贯穿整个采购过程、包含因采购而带来的所有可能资源消耗或浪费。
三、 运用精益管理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方法
根据相关机构调查数据表明,在一般企业中,每降低1%的采购成本所取得的利润约等于增加10%左右的销售收入。足矣见得优化采购管理能够事半功倍地为企业谋求效益,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和可挖掘空间。在采购工作中开展精益管理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
1. 以市场需求引导商品采购,降低未来商品滞销风险
精益管理对于零售业而言,始终不变的原则就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市场需求确定商品采购品种、采购批量,迈出采购的第一步。为此,充分的市场调研必不可少。虽然确定采购商品并不直接影响采购商品自身成本,但采购初期对商品的选择定位越准确,加上后期配合有效的销售策略,未来就越能保证商品上架后的市场推广顺利开展,以有限的资金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减少商品滞销、库存积压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降低企业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企业经营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 优化供应商管理,提升供应质量
优化供应商管理是实现精益采购的重要环节。随着供应市场的变化,如今作为采购商自身必须重新审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将传统的采购活动由“以做生意为目的”理念转向“以供应商关系为导向、以供应商管理为目的”的新理念,为企业自身在供应市场中争取到稳固可靠的上游资源做努力。
(1) 货比三家,选取最优供应商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场,需要收集供应商相关的大量资料,保证供应商供货质量。在选取了几个合格供应商后,运用货比三家的手段能够巧妙实现采购成本的转嫁。供应商之间为了争取进场名额,一般都会在价格上给予可谈判空间,甚至其他的优惠措施,这使企业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能够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从而控制采购成本。而货比三家不只限于比值比价,还要充分考虑供应商交货的柔性,能否及时供货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影响巨大。
(2) 与竞争对手联合采购,提高与供应商谈判筹码
相比于一对一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的形式,采取与其他同类竞争者组成采购联盟共同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更具优势。采购联盟的合作基础是选择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就同一类型采购项目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这样的合纵连横避开了单个企业在采购中的弱势地位和谈判局限性,增加了采购方的谈判力量和谈判筹码。对于供应商来说,增加了销售渠道,扩宽了销售平台,有利无损;对于采购联盟中的各方,能得到价格上的让利优惠,以最直接的手段降低采购成本,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此外,在考量如何选择采购联盟对象的问题上,尽可能选择本土与本企业店面分布的辐射区域重叠较少的企业为合作伙伴,避免客源争夺的现象和价格竞争损耗,保证能够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体。在厦门地区,与海晟连锁商业性质类似的还有另一家同属厦门市烟草公司的多元化企业——五福贸易有限公司。从销售品种上看,两家企业销售商品品种相似,拥有组成联盟的必要基础;此外,从两家企业的店面分布来看,海晟连锁40家店面辐射岛内外,而五福的店面多设在天虹商场内部,其店面数量较少,两家企业的店面覆盖范围基本无重复,基本上不会争夺客源。虽然目前海晟连锁与五福贸易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价格联盟合作关系,但在未来如果条件允许,在采购过程中将可以建立比较理想的合作联盟关系。
(3) 与供应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建立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从最初的供应商进场,与供应商间的互动回访,到最后的供应商出场,都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维护现有的合作关系比重现建立一段新的合作关系耗费更小,维护一段稳定、长久的供应商合作关系对于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这基于双方的互相了解和信任。随着环境的转变,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更好的合作,提高采购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3. 精简采购流程人员配置,减少信息传递资源浪费
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大多采用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信息较为闭塞的计划经济时代下具有组织稳定、职责分明、命令统一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形态。而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弊端凸显。投射到采购管理中来看,金字塔形组织模式由于层级之间缺乏弹性,与采购相关的市场调研、顾客需求、供应商管理等信息由底层向上传递过程漫长,处于塔尖的管理者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同时这种组织模式过度依赖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而采购信息传递过程经常出现信息流失和信息加工的情况,高层最后掌握的信息与那些处于塔底的市场调研员、采购员获取的信息并不对称。高层管理者基于这样低时效和低质量的信息做出的采购决策,通常难以实现最优化。而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人员资源浪费和信息资源浪费,事倍功半。所以适当精简采购流程层级,减少不必要人员参与,放宽每位业务员的执行权限,提高基层采购员对最终采购决策的参与度,才能适应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减少采购流程中的成本浪费。例如,在实际采购中,参与采购初期市场调研的人员及参与供应商谈判的人员可以合二为一,不再分派不同人员执行。这样一来,采购人员对市场需求情况和供应商信息都能充分掌握,省略了两者间信息传输过程的资源流失和人员浪费,精简提效,保质保优。实际上在采购流程方面的管理,厦门海晟连锁的业务部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员精简化分工,分派每一名业务员长期负责跟踪一至两类商品的采购流程,非烟商品中的葡萄酒、洋酒、白酒、燕窝、茶叶,粮油以及新上市的啤酒、保健品等都由不同业务员负责采购执行,从初期的市场调研、选择进场商品、供应商谈判互访到最终的商品定价策略会议都充分参与。业务员对自己负责的商品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这样既保证商品采购与市场需求的最大化对接,降低未来商品滞销可能性,也极大减少了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层级对接造成的浪费。
4 . 建立采购员培育计划和激励机制
在企业的采购过程当中,人的主导作用最强。采购员与外界沟通最为频繁,他们在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建立着合作桥梁,是产生采购流程的风向标。在采购工作中对商品生命周期的分析、对市场的灵敏度、对谈判技巧的掌握程度、维护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等环节都在考验着采购业务员的综合能力。所以欲使企业采购成本降低,就必须配备一批高素质、熟悉业务的采购人员。如果企业对采购员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不注重培育和激励,采购员的进步就难以实现,在采购各流程中为企业争取利益的能力也会受限。通过定期、系统化的业务与商业伦理培训,让采购员觉得学习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把自己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尽职尽责的去做,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进而逐渐建立培养起优秀的采购队伍,让他们能够为企业的采购争取到最低的成本和最优的质量,使存货损失的可能性降低。此外,如果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薪资水平,更能激发采购员的工作热情,改善采购员的工作表现,从而提高采购流程的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厦门海晟连锁商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