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打造信息化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
近日,“中共大连市委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在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正式上线运行。这套内控管理平台连接了大连市委系统12个部委的20个法人单位。通过这样的信息化平台,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打造出独特的网状型管理结构,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深入落地。
作为大连市15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点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的内控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打造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支撑。
据了解,大连市委办公厅的财务部门需要集中核算大连市委系统的12个部委20个法人单位的经费,从财务管理难度上就比其他行政事业单位高出许多,这也意味着,仅就内控流程梳理这一个环节,就需要付出更多心思和时间。
大连市委办公厅财务审计处处长杨钧告诉记者,办公厅内控系统主要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事项的规范化和实时化控制,通过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系统中去,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规范相关业务的流程审批权限,形成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的控制体系。
在大连,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就是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中有了雏形。
2014年,《中共大连市委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在这个过程中,时任大连市委秘书长特别在立项文件签阅时建议:“平台系统要留有接口,嵌入更多管理环节,扩大应用”。不难看出,一把手领导重视内控的理念,已经深入其中。
据了解,这个项目是通过大连市发改委多方评估后立项,历经专家评审、大连市投资审核中心审核项目预算后,在2015 年年底正式进入政府招标采购程序。
事实上,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纳入政府招标采购程序也体现了内控的精神,为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该系统的上线运行,使内控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市委各部委每一项经济业务,使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大连市委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反腐从点滴细节做起
可不要小看内控管理系统伸出的触角,在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就连一瓶矿泉水都有据可查。如此细小的环节都有内控管理在起作用,体现了内控从源头上治理的理念,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
“正是通过实施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科学设计、系统架构内控的流程,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大连市委办公厅通过明确各管理层级的权责划分,精心设计业务流程的具体构成路径;进一步界定各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以及不相容职责的划分标准;运用风险分析机制,自下而上,全面组织查找关键控制点;对能够固化在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和控制点,确定了由标准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不相容职责配置及标准表单组成的系统标准模板,实现了系统设计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执行表单以及核心数据的标准化。”杨钧说。
事实上,这样精心的设计在智慧型机关事务内控管理平台上随处可见。
记者发现,仅在“预算项目管理”功能这一个应用上,就能实现“两上两下”上报程序。目前,通过内控管理系统,办公厅能将今年财政预算指标分解细化至各职能部门,实现了预算的公开、透明。每个单位的每位员工无论执行何种公务活动,在办理事前申请时,都可以通过系统了解该业务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极大地提高了预算执行规范性和有效性。
再比如,将“关口”前移的“事前申请”功能。在事前申请实行系统化后,所有经济业务事项必须通过系统的事前审批流程,否则,业务执行人无法进行支票申领或下一步的支付报销流程,使财务部门能及时掌握预算执行的动态,从而保证各项预算指标按期有序执行。
全员参与的内控文化
在大连市委办公厅的管理下,内控早已不是文件中束之高阁的“字面”,而已成为相关各单位人人熟悉的理念和文化。
杨钧说,如果把内控管理文化比作一棵大树,领导及员工的思想意识就是它需要的“阳光”,有效的制度执行就是“养分”,合理的机制体制就是它的“根”,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土壤”。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就是要将人本主义的文化理念植根到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
一直以来,内控建设涉及管理的各个方面,涵盖各个岗位和每一位使用人,需要大连市委、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共同协调才能完成。可以说,大连市委人员的参与度直接影响内控管理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必须激发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此,大连市委办公厅组织召开全员动员大会,详细解读大连市财政内控建设实施方案,引导人员用全新的思维、理念参与内控规范建设;同时,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财务人员、资产管理员等参加《内控规范》理论的系统学习和专项培训;印发了《市委内控手册》,通过处室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学习。
此外,大连市委办公厅还组织内控管理闭卷考试和内控知识竞赛。全员参加的闭卷考试中,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
32%。
如今,大连市委办公厅相关单位全员积极研讨、学以致用,践行内控管理文化成为了全员的自觉行动,内控管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在各单位扎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