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铁路资金结算业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铁路资金结算业务管理是铁路资金结算所管理的立足之本,铁路资金的集中、归集、运用都是在资金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资金结算业务管理是资金结算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铁路内部各单位资金结算的管理,在防范资金支付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铁路资金结算业务流程

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一般流程为:业务审核、账务处理、票据交换、凭证及账簿整理装订。资金结算业务流程通常与岗位分工结合在一起,岗位一般有接柜、记账、复核、票据交换、装订、保管、后督、台账八个,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岗位之间有互控机制,且有些岗位可以由一人兼任。在资金结算业务办理过程中,接柜岗位的业务最为关键,是业务办理的第一关,所有提入、提出票据的审核、验印、传递等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办理,相关岗位之间要协调互控,确保资金支付的安全。

二、铁路资金结算业务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差错,有些差错虽不严重,但经常发生,造成这些差错存在的原因,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粗心大意、责任心不强

结算室后督岗位经常会发现结算凭证上经办人印章遗漏、业务印章日期有误、大小写金额不符但入账正确等问题,都要找有关人员进行更正,如果后督人员没有检查出来或更正不及时,稽核人员便会认定为一般差错,进行通报整改,像这类问题在差错比率中达到80%以上。主要原因是结算人员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不能熟练掌握自己岗位的工作流程,有些是业务能力问题,如特殊结算业务不知如何处理;有些结算人员无论干哪个岗位都会频频出错,日常结算业务也要有人监督提醒,但出过的错误还要犯,这就不是业务能力问题,而是工作心不在焉、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二)票据审核不细、习惯性操作频繁

票据的审核主要是接柜岗位,记账、复核岗位也对经手的票据进行审核,但不会很细致。记账岗位将票据信息录入系统时,如果票据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可以撤销该笔业务,并退回接柜岗位;复核岗位对已记账的票据进行复审无误后,确认完成该笔业务,复核岗位进行复核确认前发现票据问题,可以退回记账修改录入凭证,一旦复核确认完成,发现问题已不能修改,只能按业务规范要求进行账务处理。而复核人员往往在复核时没有逐项核对票据信息,顺手执行确认操作,如发生记账窜户、金额录入错误等,这都是习惯性操作造成的,这类差错也时有发生。

(三)岗位间互不提醒、缺少沟通

由于岗位间缺少沟通,互相不提醒、不协调,就容易发生很多差错,虽然制定了许多相关岗位互控的规定,但由于职工个人认识问题,或者是职工之间有了矛盾或隔阂,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就会造成相互间不提醒,别人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拿工作当儿戏的局面发生。例如,调拨结算室资金,银行付款票据未取回,而复核人员对此不知情,就进行了日结操作,导致发生银行已付、结算室未付的较严重差错。

(四)容易发生的其它问题

在结算工作中还会发生如下一些问题,因对账不及时,发生银行存款应收未收,或银行系统自动扣款而结算室未发现,形成银行已付结算室未付的情况;与银行票据交换记录中双方未签字确认;凭证装订未按规范装订,发生超厚、漏页、掉页和装订顺序颠倒的情况;大额资金支付上报发生漏报、错报现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结算人员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结算人员对制度及规定理解不一致、或规定中较笼统、或未涉及的业务造成处理方法的不同,也会导致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资金结算业务管理的对策

铁路总公司、铁路局财务处和资金结算所为确保资金安全制定了许多相关规定,逐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在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针对资金结算业务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资金结算业务管理、降低差错率,提高结算业务质量呢?下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来共同探讨:

(一)细化文件规定要求,提高可操作性

铁路规章制度和各级文件中对资金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是处理好资金结算业务的根本依据,而文件规定的内容往往不会过细,结算业务人员的理解程度不同,对有些规定和要求不能完全掌握和运用,从而造成不能完全贯彻执行文件规定。

这就需要在资金结算所所长的领导下,集中相关管理部门对资金管理方面的文件、规定和要求逐条逐项进行分析、理解,同时结合对结算室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和结算室反馈上来的相关信息对照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并由资金结算所组织集中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方案,对文件规定进行细化,制定出方便可行的实施细则,涵盖全面、不留死角,提高文件规定的可操作性,在全所进行传达和解释,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确保文件规定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结算人员素质

结算人员除按规定参加会计人员培训外,资金结算所还应定期组织结算业务培训,从全局形势、生产知识、结算业务操作、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进行宣讲学习,并通过岗位练兵、业务技能比赛等形式,全面提高结算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提高结算人员综合素质。资金结算室也要定期组织本室结算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和结算业务的学习,加强团结协作教育,细化岗位分工,规范结算业务操作流程。

通过学习和教育,使资金结算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珍惜自己的岗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加强结算业务过程控制,努力降低差错率

1、资金结算室要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上级文件规定和要求,严格资金支付审批程序,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内部监督控制,随时掌握资金动态,正确处理每笔业务,将差错率降到最低,并及时向结算所反馈信息。对于结算室结算业务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从而达到降低差错率的目的:

(1)严格审核票据的合理、合法性,内容要素是否正确、完整,支付依据是否符合规定,对不规范的支付行为严格制止,拒绝支付,发现严重问题,及时上报。

(2)对大额资金的支付,严格审批,做好记录,并严格执行大额资金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加强岗位间互控,在票据传递中,后手要对票据进行复审,以防止错漏情况的发生,保证资金支付的绝对安全。

(4)加强凭证、票据的后督,当天的凭证、票据必须在第二天日结之前后督检查完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后督岗位发现的问题,逐个认真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降低结算差错率。

(5)建立各岗位的关键控制点。每个岗位除了履行岗位责任制之外,应将每个岗位的业务关键卡控点找出并记录下来,制作专门的备忘录,将本岗位的注意事项或者说是工作经验写出来,在临时岗位交接或定期轮岗时作为重要资料进行交接,以便下一任能及时掌握工作重点,做到“无缝衔接”。这样,无论哪个岗位,无论谁干,都能很快进入状态,不易产生差错。

(6)关键业务专人紧盯、专项负责。如开销户管理、错账冲正、定期结息、结转科目、联网轧差、月末结账等关键业务,业务主管一定随时随地关注,和具体经办岗位沟通,互相提醒,做到万无一失。

2、资金结算所要加强对结算室资金结算业务的监控,掌握结算室结算业务动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问题重复发生,从而降低差错率。

(1)资金结算所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结算室的资金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操作系统和内部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结算室沟通,并研究讨论处理方法后上报结算所。

(2)责令结算室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整改情况上报结算所。

(3)结算所定期整理汇总发现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整改后的实际效果,向全所进行通报。

(4)要求各结算室逐条对照检查落实,并提醒结算人员注意,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作者单位:大秦公司铁路资金结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