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章华镇建制村合并后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2015年底,根据华容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县并村改革工作于2016年5月前完成合并任务。华容县章华镇在此轮并村改革中,34个村场合并为12个建制村。并村工作完成后,政令畅通,行政体制运转正常,群众精神面貌好,干部工作热情高。但从规范财务管理角度看,原村级账务如何合并、合并村的财务如何管理?这是并村工作顺利交接、平稳过渡的关键,也是村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章华镇财政所对镇内12个建制村村组干部,及部分群众进行了走访调查,对其并村前后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梳理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并村后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合并后的12个行政建制村,原有财务人员严重流失,没有接受任何会计业务专题培训就接任报账员的新手达到6人, 持证上岗的财务人员仅兴南村会计1人。
(二)合并前各村场集体经济实力差距大。在并村工作中,为缩小贫富差距,强弱合并是普遍做法。例如:原石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9.55万元,与之合并的原珠头山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原跃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6.5万元,与之合并的原前锋村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果将建设资金更多的投入原“贫困村”,原“富裕村”干部和群众思想一时难以平衡,抵触情绪短时间内难以化解,影响并账进展。
(三)合并前部分村场历史遗留问题多。各村的债权债务大小不一,一旦负债较大的村与负债较少的村合并,负债较少的村的群众肯定有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村财务管理。例如:通过对原前锋村盘底,发现该村应处理的遗留问题原凭证120张,金额60余万元。从时间上看:有1996年的费用,已时隔20年了,从经济内容上看:有借款利息、村基本建设费用,企业承包尾欠,农户上交提留款尾欠,干部工资,招待费用,特殊困难户救济款,个人借款等等。
(四)财务处理不规范,会计资料不齐全。部分场财务没有纳入乡镇记账中心代理,而是采用手工记账,部分报账员业务水平低,不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导致科目漏记、重记、账实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账务处理较混乱,会计资料不齐全,难以顺利合并账。目前,仍然有林场、三八药厂、水产场、养殖场没有村账乡代理,采用手工记账。
(五)新村缺少运作经费。行政合并而经济不并,资金、资源继续在原村进行管理和服务,而行政经费一般都是由主职干部所在村负担,导致新村出现跛脚现象,新村空壳化的情况普遍存在,长此以往易产生矛盾。如章华镇万圣村(原万圣村和华光村合并),总支部书记由原万圣村支部书记丰文仿同志担任,合并后的行政经费基本上是由万圣村负担;前锋村(原前锋村和跃进村合并),总支部书记由原跃进村支部书记陈其康同志担任。合并后的行政经费基本上是由原跃进村负担。
二、规范并村后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遵守并村财务处理基本原则。因村制宜、讲究办法、尊重民意、促进发展,在具体合并账中,应做到先冻结,后审计,再合并。
(二)全面清理,出具报告。清理审计组由审计专业人员和原村的村民监事会成员组成,重点清理审计货币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各项收支、债权债务和各类合同,并出具清理审计报告,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监督,消除群众顾虑,争取群众理解与支持。
(三)结转账目,编制报表。调整账目做到账实、账款、账账相符并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杜绝历史遗留问题再次下移。同时,结转原村会计账目,编制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表,各类明细表。
(四)明晰权责,合并账目。已核实清楚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村承担,并按财务制度要求,统一更换票据,明确新的债务债权关系。
(五)交接好财务档案和各种相关资料。对已形成的财务档案及各种相关资料,在并村时要造移交清册,及时进行交接,集中交现任报账员统一保管,对人为不交或造成档案散失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信息来源:华容县财政局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