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改进及展望
不同类型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不同经济体的资产负债状况,也揭示了不同的经济管理意义。小到企业,大至国家,资产负债表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意义不可小觑,而其中的难中之难就在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涉及范围广,数据需求量大,统计难以覆盖全面,会计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严重阻碍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然而,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重大而深刻的意义使得中国各界不得不进行积极探索。
1.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从金融资产负债表着手。在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初期,由于统计资料的缺失,编制工作的复杂,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为了使编制结果真实可靠,可先从金融资产负债表入手,并逐步完善非金融资产的统计资料。因为当前我国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数据相对丰富,容易获得,同时金融资产和负债中所隐藏的风险是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因此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金融资产负债表着手,逐步构建出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核算体系。
2.优化设计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有相关领域学者(李晓静等,2016)建议,国内目前代表性的编制方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细化国有资产结构,如对于国有企业的真实价值应当首先进行等级评定,评定体系要和资产质量挂钩,然后分级分类进行估值,不能一概而论;第二,四份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均未统计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价值,应根据SEEA2012(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对这些项目进行必要的统计。此类资产估值涉及跨学科专业知识,这需要多部门联合完成此项核算工作;第三,要重视风险管理。政府债务危机不会发生不代表分部门的安全,对分部门的债务安全阈值计算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第四,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现金流量依然比较紧张,政府应当兼顾现金流量表,从实质上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保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应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总表。9个主要发达国家中,目前由国家统计局来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有8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和英国(美国由财政部编制)。我国统计局曾在20世纪90年代组织编制过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但由于其他原因此项工作被中断。近来,国家统计局也在尝试进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在统计获得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具有先天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前提是必须要注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应该及时公布,获得大众信服力。因此加强统计局的独立性是统计数据、编制总表时重要的基础。
4.建立安全有效的数据统计机制,健全数据库的完善性。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依靠高科技快速有效地统计数据应不再成为一种奢望,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国家治理服务。提高统计效率是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前提,数据的准确才能保证最后结果的准确,统计的高效才能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因此只有同时满足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才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否则将会对宏观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建议建立系统科学的统计台账,积累整理相应的统计数据,开发统一的统计软件,在各个部门进行推广,定期定时地将数据存放到数据库,同时做好安全保密工作,为数据的收集打开方便之门。
5.各下属部门均应严格遵循统计要求编制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由于国家资产负债表要以各下属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职能和所属部门,编制本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如外汇管理局应编制中国国外部门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编制中央银行和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财政部负责编制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统计局负责编制住户部门和非金融公司部门资产负债表。此外,由于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非金融资产的分类和估值,因此各下属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循统一的统计准则,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防止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受到不法分子的干涉和舞弊。为使统计数据完整、准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央行等相关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共同做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
6.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应由不同的机构负责。国家统计局在数据统计和编表技术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术业有专攻,在应用和分析国家资产负债表时应由其他机构来负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统计部门因自身的需要修改统计数据,从而造成统计资料的失真。因此我们建议分析工作应由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中立的研究机构来负责。
7.国家资产负债表应定期公开发布。中国官方资产负债表仍处于试编阶段,尚未形成定期公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制度,政府信息披露也很模糊。在编制初期,考虑到编制工作的高难度和复杂性,可每三年公布一次,当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成熟且稳定后,可按年度公布或按季度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