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概况综述
杨 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体制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
2016年4月、7月,审计署资源环境司先后举办了两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研讨培训班,全国31个省市及18个特派办的资环处或经济责任审计处室负责同志约50人参加了研讨班。研讨班上,北京市、内蒙古、江苏、福建、四川、贵州、山东等七省市审计机关介绍了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试点审计的经验。各省审计机关根据各地的资源特点,突出重点,选取其中的一项或两项资源资产,努力创新,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相关业务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点面结合方法,积极运用GPS、GIS等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核实比对,还聘请了专家、社会机构参与审计过程和业务指导,以各种形式探索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前进方向。
在审计中,全体参审人员树立了大局意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和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认识到开展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站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高度和审计工作发展的大局认识了审计工作,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重点资
-25 -
源,聚焦自然资源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源,选择了一至两项资源重点关注,查深查透问题。审计中按照刘家义审计长开门搞审计的指示精神,聘请外部专家和专门人才参与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并掌握了被审计单位自然资源领域的业务数据、管理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对数据不一致的进行比对,找重点,查疑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实地核实,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制度创新,更是一剂解决当前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堪忧的良药。“美丽中国”的画卷中,一定会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