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举措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效盘活存量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效,防止非税收入流失,衡阳市财政局主动作为,三管齐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优化资产管理模式。一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体系。升级资产管理系统,开展资产数据摸底统计工作,组织市直321家单位及14个县市区,完成2016年度资产报表的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量、构成、分布、变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加强理顺因体制变更的资产权属管理。对市检察院、市法院、市海事局、市行业协会商会因体制变更的原因涉及到资产归属权限的界定、资产账务的处理等进行业务指导并提出实施建议,确保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扩大资产范围。按照“提前谋划,稳妥推进”的管理原则,改变了以往只对产权集中管理单位的经营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的做法,将经营资产单位管理范围扩大化。(二)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对资产的处置实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调配。对办公用房紧缺的单位统一调配,着力解决单位长期办公用房短缺矛盾。同时,制定行业协会商会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实行办公用房清理腾退与有偿使用相结合,实现行业协会商会办公场所独立。二是统一审批。对行政单位资产的处置实行审批制,今年,已按规定审批了20多个单位的资产处置。三是统一评估。对凡是要公开招租的经营性资产,必须先行统一评估,通过委托中介机构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确定最低租金价格。四是统一公开招租。按照市场主导价格的原则,采取公开拍租或按市场协商定租方式,对经营性资产统一招租,按照“只高不低”的原则签订租赁合同,上半年共签订合同172份。
(三)严格资产收入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资产收入的管理,对资产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资产处置收入由原专户管理改为纳入预算管理,全部上缴非税收入专户,对原在国库设立的资产处置收入专户,实行只出不进,逐步取消。支出则由原机关事务中心核拨改为由业务支出科室直接拨付。 (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