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作业预算,是指基于“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的原理,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方法。
第二条 本指引中作业、资源费用等有关定义参见《管理会计应
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第三条 作业预算主要适用于具有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
管理层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以
及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特点的企业。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四条 企业应用作业预算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
引第200号——预算管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
法》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 企业应具有满足作业管理、资源费用管理要求的信息系
统,能通过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可靠、完整、及时地获取作业消耗标
准、资源费用标准等基础数据。

第三章 应用程序
2

第六条 企业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
中的应用程序实施作业预算管理。
第七条 企业编制作业预算一般按照确定作业需求量、确定资源
费用需求量、平衡资源费用需求量与供给量、审核最终预算等程序进
行。
第八条 企业应根据预测期销售量和销售收入预测各作业中心的
产出量(或服务量),进而按照作业与产出量(或服务量)之间的关
系,分别按产量级作业、批别级作业、品种级作业、客户级作业、设
施级作业等计算各类作业的需求量。作业类别的划分参见《管理会计
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企业一般应先计算主要作业的
需求量,再计算次要作业的需求量。
(一)产量级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一般与产品(或服务)的数
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产量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产出量(或服务
量)×该产品(或服务)作业消耗率
(二)批别级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一般与产品(或服务)的批
量数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批别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批次×该批次作
业消耗率
(三)品种级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一般与品种类别的数量成正
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品种级作业需求量=Σ各产品(或服务)预测的品种类别×该品
3

种类别作业消耗率
(四)客户级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一般与特定类别客户的数量
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客户级作业需求量=Σ预测的每类特定客户×该类客户作业消
耗率
(五)设施级作业:该类作业的数量在一定产出量(服务量)规
模范围内一般与每类设施投入的数量成正比例变动,有关计算公式如
下:
设施级作业需求量=Σ预测的每类设施能力投入量×该类设施
作业消耗率
作业消耗率,是指单位产品(或服务)、批次、品种类别、客户、
设施等消耗的作业数量。
第九条 企业应依据作业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确定作业对资源费
用的需求量。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费用需求量=Σ各类作业需求量×资源消耗率
资源消耗率,是指单位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数量。
第十条 企业应检查资源费用需求量与供给量是否平衡,如果没
有达到基本平衡,需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资源费用供给量或降低资源消
耗率等方式,使两者的差额处于可接受的区间内。
资源费用供给量,是指企业目前经营期间所拥有并能投入作业的
资源费用数量。
第十一条 企业一般按照作业中心、作业类别为对象编制资源费
4

用预算。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费用预算=Σ各类资源需求量×该资源费用预算价格
资源费用的预算价格一般来源于企业建立的资源费用价格库。企
业应收集、积累多个历史期间的资源费用成本价、行业标杆价、预期
市场价等,建立企业的资源价格库。
第十二条 作业预算初步编制完成后,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
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小组一般应由企业预算管理部门、运营与生产管
理部门、作业及流程管理部门、技术定额管理部门等组成。评审小组
应从业绩要求、作业效率要求、资源效益要求等多个方面对作业预算
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决策机构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 企业应按照作业中心和作业进度进行作业预算控制,
通过把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精细化到作业管理层次,把控制重点放在
作业活动驱动的资源流动上,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预算控制。
第十四条 企业作业预算分析主要包括资源动因分析和作业动因
分析。资源动因分析主要揭示作业消耗资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现
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成本的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业
动因分析主要揭示作业的有效性和增值性,减少无效作业和不增值作
业,不断地进行作业改进和流程优化,提高作业产出效果。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五条 作业预算的主要优点:一是基于作业需求量配置资源,
避免了资源配置的盲目性;二是将资源充分应用于增值作业,通过总
5

体作业优化实现最低的资源费用耗费,创造最大的产出成果;三是作
业预算可以促进员工对业务和预算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预算的执行。

第十六条 作业预算的主要缺点:预算的建立过程复杂,需要详
细地估算生产和销售对作业量的需求以及资源量需求,并测定作业消
耗率和资源消耗率,数据收集成本较高。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