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702 号——风险清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风险清单,是指企业根据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管
理要求,以单形式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通
和报告等管理活动的工具方法。
第二条 风险清单适用于各类企业及企业内部各个层和各类型
风险的管理。
第三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从整
体上了解风险况和存在的重大风险,明晰各业务部门、职能部
门的风险管理责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并为企业构建风险预和风
险考评机制定基础。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四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应遵循《管理会计应用指
引第 00 号——风险管理》中对应用环境的一般要求。
第五条 风险清单应由企业负责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组织实
施,明确风险清单编制的对和流程,建立、指导、协调以及考
核和监机制。
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对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清单的有效性负直
2
接责任,有效性包括风险清单使用的效率和效果等。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六条 企业应用风险清单工具方法,一般按照编制风险清单、
通与报告、评价与优化等程序进行。
第七条 企业一般按经营层和业务层个层编制风险清单。经
营层风险清单的编制一般按照构建风险清单基本、识别风险、分
析风险、制定重大风险应对施等程序进行;业务层风险清单的编制
可根据经营层风险清单理出的与本部门相关的重大风险,依照上
流程进行。
中企业编制风险清单,也可不分经营层和业务层。
第八条 企业风险清单基本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三部分。风险识别部分主要包括风险类别、风险、关
风险指标等要素;风险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可能产生果、关影响因
素、风险责任主体、风险生可能性、风险果重程度、风险重要
性等等要素;风险应对部分主要包括风险应对施等要素。企业构
建风险清单基本时,可根据管理需要,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风险应对中的要素进行调整(见)。
第九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从全局度识别可能影响风险管理
目标实现的因素和事项,建立风险信息,在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
的配合下共同识别风险。风险识别过程应遵循全系统理、全员参
与、动调整的原则,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明确关风险
3
指标等。
第十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类、编号,
根据风险性质、风险指标是可以量化、风险管理部门等进行
类,并以此为基础制成风险清单基本中风险类别、风险、
关风险指标等要素。
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根据的风险识别部分的内
,在与相关业务部门、职能部门通,分析各个风险可能产生的
果,确定引该果的关影响因素及风险责任主体,并制成
风险清单基本中可能产生果、关影响因素、风险责任主体等
要素。
第十二条 各风险责任主体可基于风险和风险应对能,
项分析风险清单中各风险生的可能性和果重程度,确定风险重
要性等,并制风险生可能性、风险果重程度、风险重要性
等等要素。风险重要性等的确定方法和标准可参见《管理会计应
用指引第 0 号——风险》。
第十三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以风险重要性等结果为依据确
定经营层的重大风险,报企业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批准反给相关风
险责任主体。
第十四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会同各风险责任主体结合企业的
风险、风险管理能等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应对施,制风险
清单基本中风险应对施要素,由此制成经营层风险清单。
第十五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各责任主体可对经营层重大风险
4
进行进一的分析,也可直接对某一业务流程进行化分解,形成业
务层风险清单。
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应用业务层风险清单进行风险管理的程序
与经营层风险清单类似,但应当加流程分析,出具体应对
施,求将风险管理实到业务流程和位责任人。
第十六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将风险清单所现的风险信息及
时给相关风险责任主体,确保各责任主体准确理解相关的风险信
息,有效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为提高风险清单应用的有效性,风险管
理职能部门可将其企业风险管理报告,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报告。
第十七条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会同各风险责任主体定期或不定
期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清单是全识别风险并准确
分类、是准确分析风险成因及果、是采取了当的风险应对
施进行评估,及时对风险清单进行调整。
第四章 工具方法评价
第十八条 风险清单的主要优点:能够直观反映企业风险情况,
易于作,对各类企业有较的引导性和的适用性,能够适应
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层风险、不同风险管理平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风险清单的主要缺点:风险清单所的风险
以,且风险重要性等的确定可能因评价的主观性而产生。
第五章 附 则
5
第二十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