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国家审计的重要性及解决审计风险的措施

在 2017 年第二次吉林省会计领军人才培训期间,吉林
省审计厅成京平处长利用 7 月 13 日一整天时间从国家审计
制度、审计业务基本程序、现阶段审计监督的主要任务及具
体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警醒的课。让我记忆尤其深刻。
一、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了审计的概念,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
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与财
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
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若干重大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
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履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
中强调:“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
1-33
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
形成监督合力。”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应自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
职责,突出服务“四个全面”战略的贯彻实施,更好发挥审
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被审
计单位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中存在重大错误和舞弊的可能
性。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从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运
用职业判断确定的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数量标准。审计实践
证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重要
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
越高。
总之,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确定
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
范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
1-34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确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
平,审计风险将增大。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扩大内部控制测试
范围或追加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
风险;也可以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以降低检查风险。
三、审计问题整改阶段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指出:狠抓审计发现
问题的整改落实。
1.健全整改责任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
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
要亲自管、亲自抓。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
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
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
告。
四、常见的违规类型及具体措施
成京平处长通过几个违规类型,如:1.违反会计管理
1-35
规定的行为;2.违反帐户管理规定的行为;3.违反“三公经
费”管理规定的行为;4.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5.
违反决算编制规定的行为等等。让我更清晰的明确了如果有
违规行为出现主要是: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不够、财
务审批不严格、审批程序存在漏 3、会计核算中心复核不严
格等形成的,所以我要在以后的工作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
好出纳、会计重要岗位的人员;2.建立业务岗位分离制约机
制; 3.有效防止和杜绝虚构业务事项、编造虚假资料等问题;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5.主管财务领导要切实履行好法
定的财务管理职责。
韩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