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增值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就是企业的免疫系统,是企业的保健医
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预防警示系统,它不同于国家审
计,也不同于社会审计,具有向内性,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
务的。内部审计要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新功能,其核心必须
由防弊兴利上升为增加价值和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上来。内
部审计部门通过介入企业的风险管理、运营治理和控制领
域,促进企业运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内部审计创造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
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价值链上是一项间接、辅助活动,它
对于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创造的直接价值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积累了有关组织的全
面知识,非常熟悉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
自己的努力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
1-27
挽回的损失(或创造的效益)时,企业价值就相应增加。同时
对公司管理层提出管理建议,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为公司挽
回损失,增加了价值。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是改善组织流程的理想咨询者。
内部流程的改善首先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创造机会,同时也
会给供应商和顾客产生正面影响,这样内部审计也能给外部
各方增加价值。根据国内外内部审计实践,内部审计可以在
企业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单个环节的增值作用,如
采购环节的物资采购比价审计,可以完善采购环节控制的合
理性和有效性,降低采购成本;对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完
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公司治理的
完善,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二)内部审计创造的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是指“威慑价值”,即无论内部审计是否发现
了问题,但因在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有内部审计的存在,客
观上会对企业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潜在的
1-28
威慑作用,使他们知道因为要不断地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与
检查,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
他们的工作绩效。
(三)内部审计创造的潜在价值
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信息沟通、协调管理,优化组织内
部价值链的每一个链节,降低链节间的协调成本,为组织创
造“潜在价值”。专家提出内部审计是解决企业内部信息不
对称问题的利器。内部审计直接向公司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
进行汇报,确保管理层能够真实地掌握公司运营管理的实际
情况,进而做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
营效率。
二、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
由于企业一定程度地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结果、
轻过程”的思想,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认为
内部审计是“找茬”,对内审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
1-29
存在抵触和侥幸心理。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强
内部审计在查找风险过程中,未被赋予对重大风险事项
及时采取制止措施的权利。很多时候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只能
提出意见建议,不被重视,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的效果不尽
人意。
(三)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模式有待改进
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审计工作开展得较少,内部审计还是
以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居多,并偏重于事后审计,而此时大
部分的风险痕迹已经形成甚至已显露出来,这种滞后的方式
方法严重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由于内
部审计事项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
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大,
从而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
三、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增值作用
(一)内部审计定位转型
1-30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
围绕企业的内在需要,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服
务。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以“内向服务”为中心,要实现五个
转变:一是审计定位实现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主动参
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审计目标实现以查错防弊为主
向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评估的转变,为企业提供保证与咨询
服务;三是审计方式实现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参与、事中
监控、事后评价的转变,进行全过程审计监控;四是审计职
能实现从就事论事的单纯性审计向综合分析评价、提供咨询
服务的转变,逐步扩大审计内涵,丰富审计信息;五是审计
成果实现以追求单纯数字成果向追求审计综合绩效的转变,
最大程度地提升内审工作的综合价值,力争在应变中求发
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必须突破传统的
审计思路,向管理审计转移。
(二)不断拓宽审计领域
事后审计,虽然能揭示和反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纠正
1-31
和处理问题,但在预防问题的产生、化解风险上存在职能的
缺失,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利
于及时纠正问题、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内部审计应不断拓
宽审计领域。对经营风险和重大项目风险点在科学分析的基
础上提出防范措施并给予提示;对业务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
的风险从风险防范效果揭示、纠正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经
济价值。
(三)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不断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
审计人员构成应趋向多元化。不仅需要精通财务会计人
员,还需要精通其他业务领域人员。只有高素质的内审队伍,
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提出深层次和有价值的建议,才
能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操作性,才能被领导层和决策层采
纳,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赵雪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