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师如何做好分管财务工作
如何领导好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统称组织的财务工作,是每一个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总会计师)思考的问题。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不同于财务部门的领导,只单纯考虑财务部门的工作,即只是执行上级的战略决策,很少参与决策层面的工作;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司的CFO,能够独立地对财务工作作出决策,完全承担财务的职责。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分管财务工作的副职(总会计师)正如《总会计师条例》第三条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所以,根据我国的特点,履行好分管财务工作的职责,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一、战略思维
财务工作是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是单位运行的反映,财务也是事业发展的支撑。人们常说,没有人不能办事,没有钱办不成事。单位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靠财务的资金运作来完成。所以在战略制定的阶段财务就必须进行很好的财务规划,详细测算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财务运行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实施。有很多单位只讲究大跃进式的发展,而不考虑财务的支撑能力,只能是留下一片烂尾楼,一个烂摊子。这种结果要么就是没有财务人员参与的战略决策,要么就是财务人员虽然参与了决策但提供了错误信息的结果。所以,财务负责人要积极参与单位战略的制定,要从全单位的高度跳出财务谋财务,做好财务促发展。同时要提高谋划全局长远的能力,提供正确的建议。财务负责人思考问题要有:(1)大局观。要综合单位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来谋划事业发展和财务目标。(2)全局观。要站在单位发展的角度考虑财务问题,不能就财务论财务。为此,财务负责人要深刻理解单位的文化、目标、定位,了解单位工作流程、工作重点、时间节点、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服务事业发展。(3)前瞻性。要放眼未来,困难是暂时的。也可能目前的繁荣是暂时的,及时提醒防范风险。
二、 提高执行能力
执行是将战略实现的一个过程,执行力是正确的做好事的能力,再好的计划也要靠个人和组织来执行才可能变为现实,财务工作是服务单位战略执行的。财务负责人执行战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能力:一是准确理解单位战略意图。以单位战略确定财务工作的重点,为单位战略谋划财务工作。二是快速落实战略规划。对已经成型的单位战略,在落实的过程中态度要坚决,行动要迅速,制定可行的年度计划,分期落实规划。三是高效实现战略目标。资金运用要讲究效率、效益、效果,财务作为经济信息的集中和分析中心,要为资金的高效使用提供领导决策的必要信息。四是要有创新精神。在工作中,要随着事业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三、 完善制度。
财务工作虽然和其它工作一样是整个单位工作的一部分,但财务工作是各种利益的焦点,只有完善好制度,执行好制度,靠制度来规范各项业务审批流程,靠制度来管人管事,这样才能避免财务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同时防止财务人员以管理之便以权谋私,才能正确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防止单位资产的流失,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一个单位建立完善财务制度要作到以下几点:(1)内部制度要符合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符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2)内部制度要涵盖单位业务的主要内容,不能有制度之外另外的存在。(3)内部制度要符合单位的实际,适宜、有用、有效。(4)内部制度要注意各个制度之间的衔接。包括各项财务制度之间的相互协调、对接,也包括财务制度和其他各种制度规定之间的相互协调、对接,不能在制度之间存在打架或断档的现象出现。
四、 组织学习。
财务工作涉及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争取领导和同志们对财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作为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好三个层面的学习,一是组织引导好领导层的学习。让全体领导了解国家对财务工作的方针政策,了解外部财务环境,了解内部财务管理规定,这样才能使领导在决策时充分考虑财务人员的意见,依据内部和外部财务环境来作出战略决策。二是组织好内部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学习,主要是了解内部财务工作的有关规定,了解财务报账程序,理解财务工作。三是组织好财会人员的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这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学习组织的战略目标,融入组织文化;学习单位元元主要业务流程,把握工作重点,切准工作节点;学习财会业务,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主要包括:财会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有关规定、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