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云计算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实践探索

■余亚进/文

目前,云计算技术已经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成为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在自身信息化建设中有效融合云计算技术,以提升管理及审计效率,将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的关键。在本文中,笔者针对云计算技术在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原有信息系统出现“瓶颈”
“十二五”时期,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国内事务所普遍加大了信息化建设投入并建立了信息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国内所业务规模的扩大,原有的信息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瓶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事务所的管理效率及审计效率,包括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缺失。尤其是分支机构、人员及业务规模的发展,导致系统负荷逐渐增加。在业务忙季,系统负荷过高,导致系统运行性能不能有效支撑业务需求。
现有的信息系统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业务响应慢、设备利用率低和管理成本高等。
一般来说,现有的信息系统无法弹性扩展,包括存储能力、计算运行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均存在应用上限。当业务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系统无法提供快捷、灵活的服务,通常需经过问题反馈、提出需求、设计解决方案、购买应用、应用部署调试等流程,而新应用部署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响应业务需求。
同时,国内事务所业务忙季和非忙季区分较为明显,资源利用率不均衡。按照每个应用系统在忙季的峰值配置资源,投入成本较高,导致非忙季资源闲置及浪费严重,设备利用率较低。
此外,由于业务需求不断升级、软硬件规模持续扩大,不仅采购成本较高,而且后期使用维护成本持续增加,需要配置





高质量的职业标准体系,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执业的技术基础,是衡量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权威标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职业标准国际趋同战略为动力,持续推进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建设,有力促进了执业质量提升,提高了行业服务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能力。
实现职业准则国际等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下称“ 五代会”)以来,中注协持续保持职业准则动态趋同, 实现职业准则国际等效。针对审计报告国际准则的新变化,中注协完成了审计报告相关准则改革及应用指南的制定(修订)工作,2017 年在A+H 股上市公司审计中率先实施,2018 年全面实施。总体来看,2017 年首年实施情况平稳有序,新准则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作用初步显现。此外,中注协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了审计准则持续等效联合声明、职业



在决策时,事务所不仅需要考虑短期成本效益,更应前瞻性地考虑信息化建设规划方向和系统功能配置,以实现信息系统对业务及运营的强大支撑作用






大量运维人员,同时也消耗大量机房空间和电力资源。
IT 资源变身“公共消费品”
对于国内事务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云计算技术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思路。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是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通常包括 3 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
(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通俗地说, 云计算技术将IT 资源变成像水电一样的公共消费品,大家可以按需求购买所需要的资源及服务,按实际消耗量进行计费。可以说,云计算重新定义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购买方式。
根据云计算的特点,国内事务所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从以下3 个层次考虑应用云计算。
一是基础设施应用。在国内事务所现有信息化构架的基础设施中,存在资源





道德守则等效联合声明,实现了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可以按照内地职业准则进行年报审计。
推动职业准则“落地生根”
“五代会”以来,中注协加强职业准则实施技术保障,推动职业准则“落地生根”。针对准则实施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审计风险较高的领域,中注协制订发布了财务报表、小型企业财务报表、企业内部控制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 以及 13 个项目共 78 个审计准则问题解答和 30 个职业道德守则问题解答;在
“国际化建设年”中开展了职业准则的
“对标提升”活动,推动职业标准国际趋同成果有效转化为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升的成果;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引导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职业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关注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报告,编写了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情况分析报告,做好会员技术咨询服务工作,跟踪指导审计准则的实施。

受限情况的设备主要包括主机设备、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而IaaS 主要应对存储、计算和网络的可拓展应用。国内事务所可以结合自身信息系统架构及设备投入情况,以及业务需求应对的迫切性,统筹应用云计算的步骤,优先解决瓶颈问题,将核心应用程序相关的基础设施先上云,在解决业务需求的同时,节约设备投入和运维成本,并降低非峰值阶段的运行成本。
二是功能系统应用,比如电子邮件系统、电话及视频会议系统。自建邮箱系统需专人维护,确保服务器不能宕机,而且需要配置专业级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检测等一系列配套安全手段。同时,还要考虑带宽、南北互联互通问题等可能制约邮件服务的因素。而应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云邮件服务,则可以解决上述自建邮件系统的问题,其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能提供电信级的电子邮件服务。云会议系统可以根据会议规模做用户容量弹性管理,还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参与到会议。云会议系统的成本更低,使用场景更灵活多样。由于这些功能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因此国内事务所可以考虑应用云计算服务而非自建系统实现功能应用。
三是拓展性应用,比如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随着大数据技术在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在审计中面对大数据环境及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成为国内事务所面临的挑战。而大数据的处理对IT 资源要求极高,无法通过现有系统框架实现,也超出国内事务所信息化建设能力, 必须应用云平台的计算能力及软件服务。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合理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国内事务所实现系统功能弹性配置,及时响应业务需求,降低采购及运维成本,并且能够帮助国内事务所在相对有限的信息化投入下实现高性能的 IT 应用,有效应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出现的高度信息化的环境。
云计算应用是大势所趋
随着大数据时代及云时代的到来,企






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是大势所趋。国内事务所也应充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提升,而且也已经有部分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的国内事务所开始尝试应用云计算服务,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应注意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数据隐私与安全。由于审计行业特性,其相关文档中可能包含审计客户非公开的商业信息,或上市公司等公众公司尚未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均属于较为敏感的信息,需严格保密。如果这些信息存储于公共云,一方面,云服务提供商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敏感信息,从而可能造成泄露或者不当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相关人员有可能成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士,目前相关规定尚未明确应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数据安全性受控于云服务提供商,较传统存储于本地服务器由事务所直接管理的方式,其数据安全性存在一定疑虑,而一旦受到攻击,相关责任的界定也需明确。从云平台建设的角度来看,是否可以通过建设审计行业云应对此问题,尚有待探讨。
二是成本效益因素。由于国内事务所之间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致,成本投入也相差较大,应用云计算的成本效益也会存在不同考量。虽然从长期来看, 应用云计算是提升国内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但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 并非所有信息系统都需要应用云计算技术。从短期来看,国内事务所更应根据目前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考虑应用云计算的成本效益,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平衡短期内投入的成本及效益,综合信息化建设规划考虑云计算的阶段性应用程度。
因此,国内事务所在应用云计算时, 需从现有信息系统架构配置及业务需求迫切性等方面进行考量,更应从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系统可扩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应用方案。在决策时,事务所不仅需要考虑短期成本效益,更应前瞻性地考虑信息化建设规划方向和系统功能配置, 以实现信息系统对业务及运营的强大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