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管理会计在医院设备投资中的选择及应用

■王东梅 李振洋/文

为适应不断深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应加强内涵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医疗大型设备投资决策中,管理会计利用其多种科学评价方法的优势,能为医院的投资决策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大作用
当前,面对不断深化的医疗体制改革,医院管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管理会计将医院会计与医院管理有机地结合,运用会计、统计、数学等多种方法,对医院经营管理做出预测、决策和评价,使医院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增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提供医院运营所需的信息, 有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施。医院在运营中,各部门都存在许多信息资料, 还有外部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管理会计可以运用专门的方法,将这些信息资料加工处理、分析比较,使之成为符合医院管理要求的信息资料,为医院决策服务。
二是参与医院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决策需要准确的信息资料和医院发展资料,还要会科学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料。这些工作借助管理会计都能实现,这也能使医院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三是实施绩效考评,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绩效考评是医院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设立医疗质量、科研教学、工作效率、科室管理、财务核算等指标,对科室运营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其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具体应用
医院的大型设备是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医疗质量和诊断水平的保证,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在医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配置与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要科学地评估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从而合理地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会给医院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 若盲目地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会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科学地评估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笔者所在的兰州某医院在 2013 年贷款投资3.0T 的核磁共振设备一台,投资回收期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来回收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投资回收期越短,资金回收的速度越快,投资的风险越小。核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
净流量 =1600/304=5.2(年)
平均投资报酬率是反映设备投资年现金净流量与原始投资额的百分比。比率越高,回收投资的速度越快。平均投资报酬率=年现金净流量/
原始投资额× 100% = 304/1600 × 100%=19%
经分析计算,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服务量为4183 人次,即当检查收入达
到356 万元时,即可保本。核磁投资项目的财务内含报酬率、投资利润率均符合行业规定的要求;净现值为637.47 万
元,远远大于零;投资回收期5.2 年,时
间较短;项目的保本业务量4183 人次比预计业务量9060 人次小;安全边际率为 54.15%,处于很安全的范围内。此外,在敏感性分析中,收费单价的升高或下降对收支结余的影响最为敏感。横向对比,该项目的收费比较合理。
引进 3.0T 核磁共振设备,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此举对满足群众就医的愿望、扩大就诊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数据证明引进的设备方案是合理的,所选的设备性能良好、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经对核磁的成本效益分析、测算, 笔者认为,该投资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