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资产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政府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相对于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政府资产管理更为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资产存在分布广、形态多样、时间跨度长、经手主体多等特点,很多基础管理资料无人保管、账务不规范、管理职责不明确。一些政府单位未将政府资产管理视为自身的职责,没有配套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政府资产管理基础薄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政府资产管理职责不清,体制不顺
目前,政府资产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清晰,多头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城市道路的管理,存在住建部门、交通部门、公路管理部门、城投公司等多家管理单位。管理单位的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界限存在交叉,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管理制度。大部分政府资产缺乏监督管理,或是监督管理不到位。
(三)政府资产财务管理不健全
长期以来,公路、水利设施、市政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资产,粮食、油料等政府储备物资,一直由不同的部门管理,且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管理方式也不统一。政府资产的财务管理严重缺失。很多政府资产的项目建设和财务管理不同步。事前缺乏科学详实的预算编制, 多次追加成本,事中缺乏财务监管、核实不健全;事后没有及时入账,资产账实不符。
(四)政府资产报告数据缺乏审核依据
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涉及到一个大的资产概念,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外,还包括政府受托代理资产、经管资产等。特别是政府经管资产涉及到很多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数据,仅靠财政部门难以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对政府资产报告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主体,完善制度
明确政府资产管理主体、完善政府资产管理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前提,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夯实政府资产的管理基础,对于提高政府资产管理水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出台政府资产管理办法,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主体。依托政府资产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完善政府资产报告制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各部门才能各司其职,各谋其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府资产报告才能真正实现摸清政府家底,盘活政府资产、偿还政府债务、指导政府决策的目标。
(二)加强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
政府资产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许多部门还未认识到此项工作重要意义,工作的主动性和负责性不强。建议财政部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高位推动的作用,如以政府的名义下发工作通知,提出工作要求,推动工作进度,确保政府资产报告填报的质量和效率。
(三)修订现行会计制度,探索研究政府资产会计核算制度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将政府资产纳入核算范围。政府资产报告价值量的来源无法确定,建议对政府资产进行辅助核算,增加会计科目,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增加辅助核算办法。通过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将政府资产纳入核算范围,为政府资产报告数据真实、准确奠定基础。
(四)按照专业要求,探索政府资产计量方法
目前,政府资产报告的计量单位较为粗放,基本为“米、公顷、元”等常用计量单位。在实际填报过程中,不同类别的政府资产应采用专业的计量单位才能直观反映资产存量。鉴于此,建议财政部按照具体的资产类别,与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后,采用专业的计量单位进行填报。在试点过程通过不断细化计量单位,最终建立标准的计量单位体系。
(五)进一步完善指标设计,统一填报口径
试点的政府资产报表在指标设计上不够完善, 一些属于政府资产范畴的内容无法填列。如城市道路的填报,交通部门职能反映由其修建管理的道路,其他部门修建的道路无法反映。再如城市绿化面积,在政府资产报表中,无相应的填列项。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资产报告指标设计,全面反映政府资产的构成。同时,进一步统一填报口径,对专业填报数据通过举例、列表等方式予以专项说明,以确保填报的数据规范,统计数据准确。
(六)加强指导和交流
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是项全新工作,目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建议财政部加大对政府资产报告的指导力度和培训交流,通过学习交流,使各省政府资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政府资产管理水平,确保政府资产报告工作全面推开。
(作者单位:自治区财政厅行政事业资产监督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