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青岛农商银行利用新型管理会计工具搭建全额资金管理模式

青岛农商银行成立于2012 年6 月,是山东省第一家地市级农商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全行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传统“上存下借”差额资金管理模式的固有问题逐步暴露,迫切地需要应用新的管理会计工具来满足新形势下银行对资金管理的要求。
青岛农商银行副行长贾承刚介绍说, 该行于2013 年8 月启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项目建设,在全行搭建全额资金管理模式,并配套相关信息系统。项目于 2014
年5 月正式上线运行,在公平绩效考核、规范产品定价、优化业务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存下借”弊端多
贾承刚表示,长期以来,银行使用传统的“上存下借”模式管理内部资金,即总行统一确定调拨资金上存和下借利率,分支机构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分别对多余资金进行上存或对资金缺口进行下借。该模式针对资金的差额进行管理,具有简便易行、效果直接等优点。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青岛农商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上存下借”模式暴露出四大问题。
首先是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绩效评价。青岛农商银行计财财务部总经理袁文波表示,存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负债业务,从财务会计账户核算的角度看,贷款有利息收入没有成本,存款有利息支出没有相关收入“。上存下借”的资金管理模式没能反映出存款的盈利性,也没能反映贷款的资金成本,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绩效评价。






青岛农商银行: 搭建全额资金管理模式


构建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核算框架

■秦格 刘晓艳/文
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基础是什么?是对生态环境损害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计量问题。解决生态损失与补偿计量的切入点是什么?是社会成本内部化。
笔者认为,社会成本内部化的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区别主要在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是反映自然资源的客观状况,而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主要反映是生态环境补偿的主观努力结果。两者反映的信息范围和侧重点是不同的, 当然两者的信息可以相互补充。从经济计量向会计计量是计量研究从可行向精准发展、提高绩效的必由之路。
提供生态补偿会计信息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目的是提供生态补偿会计信息。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理论的前提假设,包括4 项,即可持续发展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其中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后 3 项假设存在的基
础。会计要素有6 项,其中生态资产、生态负债、生态权益是反映生态环境

其次是不利于整体的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管理。错配是形成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主要原因。“上存下借”模式下分支机构需要平衡发展存贷款业务,为管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同业务特点的分支机构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管理策略, 导致风险管理的分散化,不利于全行利率和流动性风险的统一管理。
再其次是不能发挥资金价格杠杆作用。“上存下借”利率只对差额资金产生作用,总行无法通过资金价格引导分支机构调整业务结构,降低无效低效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最后是不能支撑利率定价体系建
设。青岛农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经理武兆慧认为,如何解决利率市场化后的存贷款定价问题,是银行业需要研究的重点。“上存下借”利率与市场脱节,不能反映真实资金成本和收益,不能支撑未来银行各类产品利率定价体系的建设。
“基于以上问题,我行于2013 年下半年启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项目建设,辅以配套的信息系统,改革现有的资金管理模式,由差额资金管理向全额资金管理转型。”贾承刚称。
优化全行资金配置
袁文波透露,青岛农商银行FTP 项目旨在发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杠杆作用, 优化全行资金配置,剥离分支机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集中到总行统一管理,引入与市场接轨的内部资金价格,科学评价各类产品的盈利情况,为产品定价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基本原理是在总行建立司库部门,负责管理全行的资金,业务经营单位(资金提供者)吸收的每一笔资金都要按照一定的价格全额转让给司库部门,业务经营单位(资金使用者) 使用的每一笔资金都要按照一定的价格向司库部门购买,提供资金的业务经营单位获得内部资金收益,使用资金的部门要付出资金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下的资金转移均为虚拟的,不涉及实际的资金账务处理,仅计算内部资金利息的收支情况。”武兆慧认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的关键是定价,即哪些业务要定价以及应该怎么定价。
具体到定价范围,同在资产负债管理部的魏武表示,占用资金的资产业务如贷款、同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等,以及提供资金的负债业务如存款、同业负债、发行债券等需要进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委托贷款(存款)、表外业务等有明确资金用途的业务,会计处理计提类如资产减值、应收应付息等,不进行内部资产转移定价。
资产负债管理部的陈龙军则认为,银行经营的是资金,进行内部转移的也是资金。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资金的时间价格,资金的期限越长其利率应该越高,这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时要遵循的基本规则。
贾承刚介绍说,青岛农商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从上游系统提取的业务信息,涵盖了机构、科目、业务条线、产品、期限、客户规模、客户行业等信息,在逐日进行内部转移定价并累计内部资金转移利息收支时,还能根据提取到业务对客利率信息模拟对客利息收支。将模拟的对客利息收支和内部资金转移利息收支相结合,再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汇总,就形成了多维度盈利分析框架,为全行经营决策和内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解决负债业务不盈利问题
贾承刚表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银行管理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解决了以存款为主的负债业务不盈利的问题,使存款从成本支出产品转变为盈利产品,将“存款立行”的经营理念和以盈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有机结合,调动了分支机构营销存款的积极性。青岛农商银行于2014 年5 月正式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模式,
2014 年存款规模增幅13.38%,2015 年存款增幅7.6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理财对存款分流的压力下保持了高速增长,
2017 年存款增量占到了青岛全市中资金融机构存款增量的45.43%。
2015 年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改革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外部定价的约束作用显得尤为明显。在青岛农商银行,发放贷款时要计算资金成本,吸收存款时要计算资金收益,全行都慎重处理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下明显亏损的业务。2016 上半年该行调整考核模式,降低转移定价亏损的存款在规模指标上的得分,有效控制了高成本存款规模的持续增长,稳定了全行的付息成本。
袁文波透露,各类业务在转移定价后形成了不同的转移利差水平,具备了价格杠杆作用。分支机构根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利差调整业务结构。相对于传统行政指令,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式更灵活、更贴近于市场,由于和利润考核挂钩,效果也更直接。
以控制固定资产规模为例,在推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模式后,青岛农商银行固定资产在资产中的占比持续降低,
2013 年末为1.08%,2014 年末降为0.92%,
2015 年末降为 0.90%。分支机构改购置为租赁,将节省的资金应用于贷款等高收益资产,全行的资金运营效率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