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业绩主要表现为盈利能力、资产
营运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业绩通常
有两层含义:一是任务执行的完整过程,二是任
务执行的结果。企业业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
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业
绩评价的过程是寻找差距的过程,把每项差距进
行分解,努力寻找差距的原因,并对可能的改进
提出方案;再权衡各方案的可行性,制订改进方
案,在下一个环节加以执行。所以,业绩的评价
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认
真分析、评价业绩,有利于企业、各部门和个人
明确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下一个节点进行
业绩评价提供坚实基础。本文将结合煤炭企业的
特殊性,研究建立煤炭企业的全面业绩评价体
系,为煤炭企业的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提供
基础。
关键字: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煤炭企业
一、业绩评价体系建设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JM集团长平公司是年产量800万吨优质无烟煤
的重要生产矿井,产值约30亿元,上缴利税5亿元
的特大型煤炭企业。在目前煤炭市场行情下,长
平公司通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深入推进减人提
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了现金为王的经营
管理模式和以利润为中心的业绩评价机制。但传
统的业绩评价存在指标单一、只注重最终的财务
结果,而对达成该结果的改善过程欠考虑和容易
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重视短期内利润的考核,忽视企
业长远发展
在长平公司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下,企业过
于重视对当期利润总额的考核,企业的安全生
产、经营管理、机构设置、成本支出等各项安
排,以围绕当期利润总额最大化为核心,对企业
长期性、综合性、平衡性的发展不予考虑,或者
考虑欠缺,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企业发展的
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二)对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业绩评价指标
过于单一和片面
煤炭生产企业的内部生产系统分为五大环
节,分别为:生产掘进环节、机电技术环节、通
风抽放环节、地测防治水环节、洗选外运环节。
公司对五大环节的业绩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设
置单一,仅对降低成本和增加产量两项指标进行
评价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缺乏均衡互补
性,片面追求短期效益。
(三)业绩评价的程序管理不到位,部分模
块缺失或者操作不当影响业绩评价的整体效果
业绩评价程序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中之重,
对于整个业绩评价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业绩评价程序分为:制定业绩目标、确定业
绩标准、进行业绩辅导、业绩考核与评价、反馈
业绩评价结果等五个部分。在业绩评价程序中,对业绩目标的制定把握不准,在执行过程中,经
常对业绩目标进行修改,业绩目标缺乏严肃性;
对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人为干预性较大,业绩考核
所依赖的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业绩考核结
果缺乏刚性。
二、全面构建煤炭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研
究与实施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由业绩评价制度体系、业
绩评价组织体系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组
成。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遵循“内容全面、方法
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
广”的基本原则。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实行煤炭生产业
绩评价的基本保证, 是“依法治企”的基础,长
平公司为实施全面业绩评价体系需补充和制定的
规章制度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如采煤工作面安
全质量规定、掘进头面安全质量规定、一通三防
管理规定、机电事故率管理规定、钻探防治水规
定、提高原煤及洗煤块率规定等管理制度;
2、材料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如材料采购制
度、物资保管制度、材料储备资金管理制度、材
料领用制度、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制度、部分材料
交旧领新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等;
3、劳动管理方面的制度,如考勤制度、年
休制度、轮休制度、加班审批制度、外出休养制
度、伤病假管理制度等;
4、其他管理制度,包括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电缆管理制度、设备租赁管理制度、职工培训管
理制度等。
完善煤炭企业业绩评价的制度体系,就是要
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合
法化,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规可查,为煤
炭企业全面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二)企业业绩评价的组织体系
企业业绩评价的组织体系是业绩评价的实施
者。为有效实施全面业绩评价体系,长平公司计
划设立全面业绩评价领导组,组长由矿长担任,
常务副组长由经营副矿长担任,领导组对企业整
体的业绩评价工作、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业绩
评价工作负责,业绩评价领导组由常务副组长具
体组织开展工作。
领导组下设业绩评价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计
划财务科,由计划财务科科长兼职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企业全面业绩评价的日常工作。
业绩评价办公室指导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
业务科室成立基层业绩评价机构,并制定专人负
责各单位内部的业绩评价工作。
企业业绩评价的组织体系既是业绩评价工作
的实施者,建立一支完整、精简、高效的业绩评
价队伍,对实现企业业绩评价工作的相应功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
业绩评价指标是指根据业绩评价目标和评价主
体的需要设计的、以指标形式体现的、能反映评价
对象特征的因素,是整个业绩评价体系的核心。
在业绩指标的设计上,一方面因单个业绩评
价指标只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即需要设
计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对评价对象做出完整的评价,
另一方面因关键成功因素是企业实现战略成功的
关键因素,即设计的多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要
分为关键指标和一般指标。
长平公司按照责任中心的划分标准,将企业
整体、各子公司划分为投资中心;将生产掘进、
机电技术、通风抽放、地测防治水、煤炭洗选划
分为成本责任中心;将运销划分为收入责任中
心;将生产服务划分为费用责任中心。
1、企业整体层面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业绩指标: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资产负债率=企业总负债÷企业总资产
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支出-所得税费用
一般业绩指标:息税前利润和商品煤吨煤总
成本。
工业增加值=资产折旧+职工薪酬+各项税金+
营业利润-补贴收入
商品煤吨煤总成本=(煤炭销售收入-息税前利
润)÷商品煤销量
2、企业内部环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成本中心关键业绩指标:采掘比、机电事故
率、煤炭资源回收率、煤炭块率、材料复用率、
洗选回收率、有效风量率、探掘比、吨煤可控成
本、单位掘进进尺可控成本、单位供风可控成
本、单位钻探进尺可控成本。
成本中心一般业绩指标:工作面回收率、原
煤含矸率、商品煤硫分、灰分和发热量、吨煤通
风抽放率、钻孔报废率、正规循环率。
收入中心关键业绩指标:扣吨率、商务纠纷
发生率。
收入中心一般业绩指标:收入总额完成率、
综合售价变动率。
费用中心关键业绩指标:库存物资占用率、
职工培训率、借款综合利息率、职工综合满意
度,费用序时发生率。
费用中心一般业绩指标:物资短缺率、工作
服务满意度、每月组织职工活动次数、后勤服务
满意度。
以下在内部环节评价体系中选取三个主要指
标,解释并说明如下:
煤炭资源回收率: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
实际采出矿石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煤炭资源回收率=实际采出煤量÷地质储量
×100%
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可以降低资源损失,减
少生产投入和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企业经济和社
会效益,可衡量矿山企业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
优劣。它是评价生产掘进的关键业绩指标。
煤炭块率:指矿山企业生产出的块煤产量与
原煤产量的百分比。
煤炭块率=实际块煤产量÷原煤产量×100%
煤矿一直都在强调“提高出块率”,成块的
出煤就值钱了,一不小心摔碎了就不值钱了,具
体效益可从块煤和末煤的差价计算得出。尽最大
可能出块煤意味着增加效益。它是评价煤炭洗选
的关键业绩指标。
材料复用率:指矿山企业生产时重复利用材
料的量与材料消耗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消耗总量=重复利用量+一次性消耗量
材料复用率=重复利用量÷材料消耗总量
×100%
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材料复用率越高越
好,企业也越环保,成本投入也越低。它是评价所
有成本责任中心的一般业绩指标。
三、对全面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考
通过“标准化的制度执行、规范化的组织实
施、立体化的指标设置”,全面业绩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升了国有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和持续竞争力。
但是,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主要是通过选
用历年数据,并考虑矿井的目前现状、煤炭市场
行情,通过人为调整后最终确定的,业绩评价达
到或超过业绩目标时,给予薪资奖励,否则给予
扣减,以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目的,但评价
对象会发现“跳的越高,桃子也会升的越高”,
还不如“装可怜、扮受害,桃子自然会降下
来”,这样,经过调整“以适应跳跃者高度的”
业绩目标,可能不是企业真正能实现的最大经济
效益,基本上成了:上级单位定多少指标,本级
单位“最多”做多少事。业绩评价体系或多或少
的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气味”
当前国资国企改革明确指出,企业的管理和
发展都要遵循市场经济,市场化的业绩评价体
系,不应该是人为设置一个业绩目标,然后共同
努力完成这个目标后取得薪酬奖励,而应该是实
际经营业绩越好,职工薪资待遇越高。但考虑到
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拥有垄断性质的
超额利润,可通过行业主导地位系数将垄断性质
的收益剔除,实现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与职工薪
酬相挂钩。最终实现,企业的全面业绩评价体系
从激励职工实现“计划下的”业绩目标,上升为
激励职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
构建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全面业绩
评价体系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在实践中不断寻求
改进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追
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励企业领导层、管理
层、普通职工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创
造,才能充分发挥出业绩评价的功能,使国有煤
炭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攀娜.基于EVA的公司价值有效性实证分
析[J].财会通讯,2013(2):138-140.
[2] 吴华.基于EVA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评价一
以电信行业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3,19(4).
[3] 闾志俊.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构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7(4):79-
83.
[4] 张爱萍.浅议企业绩效评价的EVA法[J].商业
经济,2011(06):40-42.
[5] 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仁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5.
(作者单位: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