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 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 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 元。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 5月1日 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今年两 会,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 关 于减税降费的话语掷地有声。 日前,为落实4月1日增值税税 率下调政策,制造业代表——汽车行 业开启了一波降价潮。奔驰、宝马、 捷豹、路虎、大众等汽车品牌宣布下 调在华销售的汽车价格,最高降幅在 5万元至8.5万元不等。 增值税税率的直接下调,给制造 行业带来的减税效果立竿见影。从 去年5月由17%降至16%,到今年4月 由 16%降至 13%,减税力度可谓空 前。对生产制造行业而言,降低生产 成本、改善企业资金流现状、提振市 场活力,这些减税红利都为其高质量 发展添加动力,也使其获得了难得的 转型升级机遇期。此时,作为企业智 囊的财务人员将大有可为。
立体减税盘活资金流
“此次税率的调整对于制造业而言 是个重大利好。 ”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 授李旭红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 长期以来,相比服务业6%的增值 税率,制造业的税率偏高,不利于制 造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 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两月我国市场 总体销量 385.2 万辆,同比下降了 14.9%,市场活力不足。 “因此,此次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的下调,对于改善汽车制造业的资金 流、促进行业回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李旭红认为。 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增值税税 率降低带来的红利是全方位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财务 管理部部长廖欣悦分析说: “汽车制 造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 业之一,增值税税率的降低,会促使 汽车市场指导价的下降,有助于刺激 汽车市场消费,同样也有助于汽车市 场整体的复苏和繁荣。” 同时,减税最直接的利好是增加 企业利润。廖欣悦告诉记者,汽车制 造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核心地 位,对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经销商都 有一定的议价权。在增值税税率降 低后,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利用手中的 议价权,一方面与经销商协商税收利 好的分配,在税率降低的情况下增加 企业收入;另一方可争取采购成本不 变,最终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 “增值税税率的降低还会带来汽 车制造业现金流的增加。”廖欣悦说, 增值税税款的减少可以降低企业支 付附加税费的现金流出,企业利润的 增加也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 事实上,产业链所带动的减税效 果不止于此。李旭红分析,16%档税 率涉及原材料、零件加工、整车装配 等多个方面,假设全面降低税率,汽 车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可以享受到 更多的减税红利。
再结合运输行业从10%的增值税税率下 降到9%等政策,可以说此次减税降费是全 方位、立体的减税,使制造业广泛受益。
财会力量可促企业转型升级
廖欣悦认为,在制造行业普遍享受增 值税税率下调优惠时,财务人员要善用专 业能力帮助企业进一步减税扩围。 “财务人员要精准解读政策,更要合 理利用政策去最大化地享受优惠。比 如,在增值税税率降低后,通过把控增值 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严格区分新旧税 率的适用范围,可以减少公司的附加税 成本。”她说。 作为企业财务人员,还要在合理范围 内进行税务筹划。廖欣悦表示,增值税税 率的降低,势必会对企业的业务开展带来 一定影响,财务人员可以从税务筹划的角
度做一些业务优化,使企业能更好地享受 优惠政策。比如,在采购合同中,要尽可 能签订成不含税合同,这样税率的变化就 不会增加公司的采购成本。再比如,通过 预测税率变化带来的利润影响,为销售商 务政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最 终实现公司利润提供保障。 廖欣悦还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减税 降费的机遇期,企业要善用税收优惠政策 创新业务流程。 “例如,国家出台的500万 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的政策,每年可以为公司带来超过20亿 的现金流入。未来,既然要通过企业固定 资产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变革创造价值,那 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将会是一个非常好 的选择。”她说。 为了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李 旭红建议要从制度层面鼓励制造业转型 升级。
一是完善留抵退税和固定资产加速 折旧制度。完善留抵退税制度减少企业 资金成本的沉淀。同时,扩大固定资产加 速折旧的范围,争取覆盖到更多的制造 业,以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 新,增强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鼓励制造业科技创新、升级换 代,对于新技术、新能源、新动能等项目予 以相应的税收激励。除了目前高新技术 企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及研发 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以外,还应该考虑到 有部分科技型企业由于前期投入加大产 生的亏损,应予以适当的税收返还。 三是由于制造业面临着行业的升级 换代,因此还需要考虑其清算或并购的税 金成本问题。如,是否可以把清算中尚无 法抵扣的部分沉淀税收予以再投资退 税,以及减少并购中的税金成本,促进制 造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