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 ——租赁》(下称“租赁准则” )自今年1月 1日起首先在A+H股企业等境内外同时 上市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 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的企业开始执行。 在财政部日前举办的租赁准则培训 班上,记者了解到,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人 的相关会计处理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很多受访者表示,在新准则下,企业 承担的租赁义务得到更为全面的揭示,企 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进一步提 升,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财务部门和 业务部门的联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承租人会计处理规定变动较大
新租赁准则在租赁定义和识别、承租 人会计处理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出租人会 计处理基本延续现有规定。 其中,在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不再 将租赁区分为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而是 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模型,对短期租赁和 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其他所有租赁均 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计提 折旧和利息费用。该项修订普遍被认为, 会对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模式将产生较大 影响。 “在原准则下,经营租赁业务产生的 会计核算数据不计入表内。而该项条款 的修订,将使得承租人原先不体现在资产 负债表内的相关数据,重新纳入到表内, 进而提升了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 比性。”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合伙人李捷告诉记者。
新旧准则过渡技术难度并不大
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财 务部财务报告主管张伟参加了新准则修
订的过程。据他观察,航空业、船舶业等 大型承租人企业对新准则的定义已经具 备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其执行情况较好。 他认为,愿意花时间学习并理解新准则的 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做好相关工作,实际 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认为,新准则的实施,在技术上的 难度并没有业界认为的那么大。”张伟告 诉记者, “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在准则实施 的过程中,投入了足够的精力。 ” 而且,为做好准则过渡,新租赁准则 为企业提供了多项简化处理规定。据安 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 伙人孙玫介绍,从和审计客户的沟通情况 来看,这些简化处理预计将大大减轻企业 准则转换的工作量。
进一步推动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准则的修订, 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加强企业会计管 理与业务管理的联动。 新租赁准则将租赁定义为“在一定期 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 以获取对价的合同”,并进一步说明如果 合同中一方让渡了在一定期间内控制一 项或多项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以换取
对价,则该合同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孙玫告诉记者,在原准则下,经营租 赁的相关会计处理业务相对简单,而新准 则更加关注租赁合同的识别等工作,这就 要求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加强合作, 对租赁业务的实质内容进行更为准确的 把握。 记者了解到,为了新租赁准则的顺 利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准则发布 前,就建立了财务、业务、信息等多部门 合作的协调机制,为准则的顺利实施打 下了基础。 这种内部协作机制可以成为其他企 业参考借鉴的一种路径,尤其是对于层 级跨度较大、各地区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财务会计是对业 务实质的反映,因此,新准则的实施,被 业内普遍认为不应当仅仅是财务部门一 家的事。 孙玫表示,业务部门参与了企业合同 从起草到签订的全过程,更加了解企业商 业合同的需求与权责关系,因此,从合同 中识别租赁业务,这项工作本身就需要财 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完成。 她进一步表示,在企业内部,租赁业 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工作的改变,还需 要企业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而资产负 债率等核心会计数据的变化,需要财务部 门与公共关系部门做好沟通。 张伟也表示,对于新准则的实施工 作,企业要从领导层开始重视。据他介 绍,民生金融租赁也拥有不少承租人业 务,在准则实施的过程中,合同梳理、信息 收集等工作无不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共同 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层的强力 推动,是准则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实际上,企业自领导层开始,就需 要有意识地推动该项工作。我始终认 为租赁准则的实施,在技术上的难度不 大,最关键的就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 要加强协作,踏踏实实将每一项工作落 到实处。”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