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国会计 报、《财务与会计》杂志社紧跟社会形势, 关注行业热点,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会 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联合开展了一次社会 调查,对疫情后会计工作如何更好开展, 会计人员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提升哪些能 力,给出了相关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 值。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笔者 借此机会也谈一谈疫情防控对会计工作 的影响。
疫情防控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因素
其一,工作的制度化。在疫情中,国 家采取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治疗 标准、统一行动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 成效。 这种上下统一、全国一盘棋的做法, 就是一种制度化的体现。在制度化的管 理下,全国人民才能共同行动,产生巨大 的社会凝聚力,从而迅速制止病毒的蔓 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其二,信息的透明化。国家每日对全 国疑似、确诊以及死亡病例进行公布,向 全社会公开疫情的防控信息,为舆情提供 了积极的引导,避免了社会混乱甚至动荡 的发生。 其三,参与的全民化。这次疫情能够 被迅速制止,全民的参与和支持发挥了重 要作用,各级社会组织、团体、个人都主动 配合政府的管理,该检测的主动检测,该 治疗的积极治疗,更多人主动放弃了春节 的各项活动,宅在家里不出门,为疫情防 控做贡献。 其四,奖惩的明确化。在疫情防控过 程中,政府及时对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进 行了提拔,对医护人员给予了表彰,同时 对指挥不力的政府官员、不配合防控工作 的任性群众、肆意妄为的归国人员进行惩 戒。奖惩分明,对公民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有效保障了疫情 防控长效机制的建立。 这4个显著特征,充分展现了我国政 府在社会管理事务中的进步和成熟。
会计工作应从管理向治理转型
一是要把制度建设放在会计工作的 第一位。疫情防控的经验说明,制度的力 量才是最大的力量,管理通过制度化的形 式来实现,才是最高效的途径。 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现代管理的组成 部分,自然也要从制度建设的源头做起。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内容并不复杂, 但管理上却显得十分混乱。 报销要反反复复办好几回,业务经办 人抱怨多,会计人员干得也累,这种单位 大多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有些单位的制度是很多年前制定的,就没 更新过,早就不适用了。有些单位的制度 是照着文件复制下来的,看似很“高大”却 根本不符合实际的需求。还有些单位的 制度全是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实施细 则,仍然无法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指导性的 作用。 因此,笔者建议财务管理人员在疫情 期间,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静下心来,踏 踏实实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和准则,结合 本单位实际,把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制 度、业务办理流程重新梳理修订一遍,复 工以后一定会给工作带来全新的推动。
二是会计工作要尽量做到透明化。 会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会 计容易给人留下较封闭的印象,工作显得 不透明。 会计人员应积极转变行为模式和工 作方式,主动实现各项信息的透明化。 例如,现在有各种微信群,财务人员 可以定期将各项财务制度、最新的办理流 程和各类报销业务的实施细则发布到群 里,让业务人员及时学习掌握使用,让制 度真正成为“活”的制度,有效降低业务错 漏的比率。 面对各种询问,应主动回应,积极解 答,绝不回避,即使解决不了也要如实告 知原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对各类资金支付业务的办理进度,涉及到 银行、税务等其他单位的各种反馈意见信 息,也要及时公开,避免各种猜疑带来负 面影响。 总之,除了会计报表信息要透明,财务 工作的各项内容也应该主动透明化,才会 使财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也更容易进行 沟通,得到大家的理解,有利于工作更顺畅 高效地开展。 三是会计工作要努力实现全员参 与。财务是一项涉及单位所有人的业 务。要做好财务管理,必然离不开全员的 参与和支持。 首先,要在人员身份的设定上打通界 限,将财务人员设为3个类别:战略财务 人员、会计核算财务人员和业务对接财务 人员,将领导、业务和传统的财务汇合到 一起,统一开展人员管理,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真正实现业财融合。 其次,财务人员要开展自我管理。财 务部的每个员工都要撰写自己的岗位职 责,制定自己的业务核算规范要求,明确 自己的业务流程,并不定期地进行更新。 财务人员都成为自己岗位的专家,才能更 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 管理,积极地开展指导和服务。 最后,要主动开展财务培训,一方面 对财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 对业务人员开展财务相关规定的培训,使
财务和业务双方都保持对各类信息的最 新了解。通过全员的参与,既提升了财务 人员的权威,又加强了业务人员的支持, 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四是会计工作要做到奖惩分明。疫 情防控,因为有奖励,才温暖了一线的战 士,激励医护人员奋勇直前;因为有惩罚, 才震慑了任性之众。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绩效管理也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做好财务管理,就 必须做好绩效管理。 一方面,要真奖励、真惩罚、真落实, 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使奖惩失去了权威 性。另一方面,要为奖惩设定合理的业绩 指标和评价标准,让绩效评价真正发挥激 励作用。如对业务部门,可以将预算执行 率、目标达成率等设为关键业绩指标;对 财务人员,将核算差错率、服务满意率作 为衡量业绩的主要指标。 同时,评价的标准要尽量客观,以同 行业的平均值、历史平均值等作为参考, 设定评分标准,给员工业绩划分出等级。 业绩指标制定得越科学客观,评价标准设 定得越合情合理,业绩考评的结果就越令 人信服,效果也越好,能够极大激励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做好三点
首先,积极树立大数据意识。一方 面,随着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事业 单位对各项业务信息的需求层次不断提 升,对数据的分析要求也日益增加,单纯 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都不足以支持现 代化管理的要求。因此,作为单位的决策 者,需要更多业财融合的综合信息,对所 管理的事业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判断,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要做好单位内部的绩效评 价,需要使用各类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指 标。数据的收集和计算过程往往很复杂, 依靠单一信息来源的系统,难以满足需 要。在现实中,这种数据融合与共享的需 求,更多是业务部门提出的,却需要由财
务部门牵头去推动,所以,财务管理人员 一定要积极主动地优先树立起大数据意 识,创建大数据平台乃至财务共享服务中 心,才能在未来工作中赢得先机,把握住 工作的主动权。 其次,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疫 情调查报告显示,在会计人员认为整体上 最应该加强的能力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排在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是数据分析和 沟通协调能力。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该被 排在第一位。这是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 员的基本能力要求。大数据的应用依靠 的是信息技术,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必然 无法使用先进的软件和工具,如何能适应 更快节奏、更高强度、更加复杂的工作需 求?另外,很多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都 源自于信息模糊造成的责任推诿和效率 低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的收 集、分析和产出变得更加高效清晰,沟通 和协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排 在前两位的数据分析和沟通协调能力,都 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能力化解,对这一能力 的重视程度被低估了。 最后,主动加强思考和学习。从调查 报告看,复工后会计人员的重点工作仍然 是费用报销、资金支付、会计核算、报表编 制、工资发放和纳税等基本事项,甚至有 19.76%的会计人员表示对工作改进的思 考没有任何变化。 笔者认为,这和调查对象大多数是一 般会计岗位人员有一定关联,但也显示了 会计人员思考和学习的明显不足。 会计是强调终身学习的行业。会计 人员都要接受继续教育,了解最新的政 策,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保持应有 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一场疫情,带来了诸多困难,也透露 了诸多未来发展机遇。会计人员应利用 这一契机,深入思考,提前学习相关知识 和技能,从单一型专业技术人员转型为复 合型综合管理人员。 (魏郁彧/文
作者单位: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奥 运会备战办公室)
奥财网校:www.kjlww.com
高会考试评审论文辅导专业品质网校
联系qq:389961449
微信扫一扫,高会最新资讯随时掌握,不再错过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