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客户物资流动受阻、合作伙伴延
迟复工、工程建设难度加大”等挑战,该公司严格执行上级单位和地
方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
转型发展,危中见机,主动作为,扎实推动通信保障、服务保障、防
控保障“三个保障”落实到位,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保持了
业务经营和转型发展的平稳增长态势。
一、疫情对企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全力以赴,保障网络通信质量。克服各种困难,快速高质
地完成各地 12 所“小汤山模式”医院通信网络建设,满足了 2 万用 户上网及通话需求。对全省 40 多所疾控中心、重点医院、党政军等 重点区域实施清单式管理,确保需求得到及时高效响应。对 500 多处
高速及车站测温点、境外人员隔离宾馆、机场国际航站区域开展专项
优化,缓解高负荷压力。自 1 月 23 日开展疫情防控以来,应急通信 保障累计投入 6 万多人次、2 万多车次。
(二)统筹协调,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积极调度、统筹安排本单
位与合作单位员工及时返岗,尽早至工作地隔离观察,争取早日复工
复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供应商份额,尽可能满足 5G、IDC
— 13 —
等重点项目的设备供应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协调和沟通,在做好疫
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建立现场施工的申报、审批、备案机制,最大程
度减少了疫情对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的影响。
(三)化危为机,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大力实施 5G+计划,丰富 5G 应用场景,通过终端、套餐等运营服务举措,满足客户新型信息 消费需求,推进 5G 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大力发展远程会议、远程
医疗、远程教育、远程办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型业务,满足
客户数字生活需要。积极参与数字社会、数字中国的建设,助力打造
智慧城市体系、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
(四)营销转型,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积极推进营销模式转型,
大力发展线上电子渠道,利用智慧门店、线上渠道、热线渠道等多种
方式满足客户需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大力推动实体渠道
复工复产,形成“线上线下”“空军陆军”协同“作战”的局面。截
至 3 月底,日均销售量已是春节前的 3 倍,实体渠道全面复工。
(五)科学规划,提升精细运营能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
加大 5G 和 IDC 等“新基建”投资,科学规划,精准投入,按照市场
需求和容量分步推进。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财政
补贴、电价优惠等,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持续深化降本增效,
开展建设项目效益评估,为科学投资决策提供支撑,在形成网络基础
设施能力的同时,提高投资项目规划建设与精细运营能力。
二、疫情下管理会计的应用
疫情下的信息企业迎来了一场“经济大考”,尽管全国多地复工
— 14 —
复产按下“加速键”,但仍需面临疫情期间带来的诸多问题。财务是
确保企业安全运行的“稳定器”,针对本次疫情影响,该省移动公司
加大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业务生命周期管
理、内部市场化结算、成本管理与降本增效、业绩考评和激励约束等
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和责任机制,形成了一
系列适合通信运营商的管理会计工具。
(一)战略管理领域。指引战略达成路径、实施过程管控。该公
司根据战略方向、战略重点以及经营发展实际情况,选取关键指标、
确定观测参数、建立“战略地图”。同时加强疫情影响、用户携号转
网、5G 规模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新形势下竞争规律的分析复盘
和运营效能的总结评价,积累分析模型参数,及时进行战略预警纠偏。
(二)预算管理领域。实现“预算、核算、管理”三位一体。该
公司利用管理会计核算数据,建立从业务指标到财务指标的预算编制
模型和本量利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动态调整,实施灵活管理。
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
立资源归口分级管理机制,专业部门需对专业条线的资源配置和使用
效率负责,形成“一切成本皆可控”“人人都为效益负责”的全员理
财文化。同时,建立“一张纸”预算管理机制,作为业务部门申请资
源的责任合约,为事后“回头看”的考核评估提供依据。
(三)成本管理领域。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倡导“科学降本,重
在增效”。基于成本性态分析,该公司组织推进网络、市场、支撑、
管理等各条线的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强化精细管理,依靠技术革新,
— 15 —
加快新工艺、新流程的应用,实现“要素+能力”的竞争优势重塑。 例如,吸收数据中心(IDC)建设的先进经验,创新市电保障、机电 建设、机房供电等模式,累计节约投资近 3 亿元。同时,通过模式变
革促进内外合作,发挥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 “借船出海” 。例如,对
于 IDC 等投入密集型业务,整合外部资本力量和政府合作优势,引
入多元化的合作主体,发挥经营杠杆作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四)投资管理领域。建立投资项目和管理会计元素对应关系,
推进一体化决策。该公司打通了项目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
ERP 接口,设计了一套闭环的投资评估模型,从而实现投资项目的“事 前评估—事中管控—事后评价”。同时强化投资预算和经营预算的紧
密衔接,推进投资与成本、建设与经营的一体化决策,促进固定资产
投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五)业务管理领域。建立预警机制,保障产品活力。基于业务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贡献,该公司根据其效益状况与公司总体利润
率关系,建立“红黄绿”预警机制。根据产品红黄绿预警图,对不同
产品设定不同管理原则,优先保证、大力发展符合公司战略方向、有
发展潜力的业务产品,合理退出传统领域、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领
域,从而实现产品业务的差异化、策略化管理,确保产品“有进有退、
有保有压、优胜劣汰”,保障了产品体系的健康与活力,避免低效无
效产品对资源的耗用。
(六)机制变革领域。聚焦经营单元,理清职责定位,划小核算,
激发内驱动力。在省公司层面,该公司根据部门属性,分别实施“利
— 16 —
润中心” 、 “成本中心” 、 “职能中心”管理;在地市公司层面,推行网
格化运营,探索“小 CEO”承包经营,划清责任田、选好责任人、
建好责任制,激发微观活力。
(七)绩效管理领域。推动省市公司协同共进,探索科学评估体
系。在考核对象上,不仅考核市分公司,还考核省公司职能管理部门,
推动省市公司强化协同、责任共担,增强管理谋划层的战略效能与策
略有效性。考核体系上,借助平衡计分卡,改变单纯以市场发展类指
标为主导的考核体系,设计综合性量化目标体系(包括财务目标、聚
焦核心能力的业务目标等),并探索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激励约束
机制上,实现组织薪酬与业绩有效挂钩,探索激励手段多元化。
三、疫情下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及后续建设思路
在疫情催化下,不少信息企业纷纷加码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响
应,灵活调度,在加快企业应用进程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企业复工复
产的效率。
(一)远程办公自动化。为实现疫情期间员工居家办公,避免人
员聚集和密切接触,阻隔疫情传播途径,该公司整合云桌面、手机客
户端自动办公、云视讯等管理工具,成功实现员工远程办公。
(二)智慧零售。为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实体渠道无法营业的问题,
为线上营销提供解决方案,该公司基于智慧中台,深化 B2B2C 模式,
锻造产品、营销、金融、物流、运营能力,构建渠道智慧赋能平台,
提供一键开店能力,打造“1 家实体店+N 个线上店”模式,并结合
大数据能力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强化渠道掌控力,打造线上线下融合
— 17 —
的渠道生态体系,以赋能构筑生态,以生态创造价值。
四、经验与启示
(一)深化业财融合。以战略为导向,坚持融入系统、融入流程、
融入业务,加强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主动介入各类业务与管理模式
设计,要注重战略策略的价值分析,致力于价值创造过程。
(二)不断拓展应用范畴。在当前互联网+数字经济兴起的背景
下,通信行业的管理会计研究范围要从组织内经营生产活动转向组织
间更高形态的价值体系和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要从原先的多维本量
利分析向战略性财务、竞争性财务、责任财务等领域拓展,更加关注
“战略价值评估、价值链和生态圈管理、商业模式设计、内部治理机
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强化信息技术赋能。研究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利
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财务机器人等新技术,基于业财系统的无缝衔
接、业财信息的自动匹配和数据价值的自动挖掘,提高管理会计工作
效率和质量效率,逐步实现管理会计的自动化、集成化和智慧化。
完成时间:2020 年 6 月
专家小组
组长:温素彬 南京审计大学
成员:刘运国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