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提升卫生健康行业财务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健全中 国特色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规范行政事 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提 升全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挑战和 契机。
系统推进政府会计制度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预算单位类型 多、规模差异大,包含公立医院、公共卫 生、科研、教育等不同性质单位。为确保 新旧制度有序衔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政府会计制度在医院 衔接的研究和测试,结合卫生健康行业 特殊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求,配 合财政部制定《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 的补充规定》《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 衔接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 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衔接规定》,充分 体现行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特殊 性,设置符合行业特色的科目体系,顺应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是编印《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 操作指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政府 会计制度操作指南》,帮助财务人员透彻 理解、熟练掌握政府会计改革精髓,厘清 改革本质,更新知识体系,增强职业判断 力,有效开展实务操作,提高会计核算水 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推进政府会计制度 和行业补充衔接规定在各级医疗卫生机 构有效落实。 三是配合财政部起草《医院财务制 度(修订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 度(修订稿)》,引导卫生健康行业全面贯 彻执行政府会计改革的“双功能、双基 础、双报告”要求,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 展需要。 四是指导单位优化完善信息系统建 设,结合医疗卫生业务实际,推进业务信 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效对接,确保 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全面、 准确、及时,夯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信 息基础。 五是组织宣传培训,加强业务指导, 设立专家咨询团队,确保卫生健康行业 财务工作者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在技能 上应知应会。 六是修订《卫生健康财务年报》表 样,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框架更新财务年 报要素,确保财务年报与部门决算有机 衔接统一,增强部门内报表间数据的互 联互通和有益补充。
进一步夯实部门决算编制基础
政府会计制度中财务会计与预算会 计并行的体系,通过对数据来源、科目设 置、账项勾稽等方面的审核与控制,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夯实部门决算编制基础, 有力推动部门决算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奠定决算编制的制度基础。政 府会计制度有机整合预算单位以前执行 的《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 位会计制度》等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会计 制度,形成统一的制度,大大增强部门内 及跨行业单位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 除单位间因执行不同会计规范所导致的 信息差异,相对降低部门汇总、审核、分
析决算报表的难度。 ——增强预算会计的反映功能。部 门决算是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反 映。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部门决算编 制口径明确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预 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而与财务 状况相关的信息基本在政府财务报告中 填列,部门决算与政府财务报告的功能 定位更加精准。部分预算单位在编制部 门决算时,使用收付实现制取代权责发 生制作为自有资金的统计基础,使预算 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得以更加准确直观地 反映。预算会计口径的部门决算结果为 财务分析开拓新的维度,为预算执行考 核建立新的思路。 ——提高部门决算数据质量。一方 面,政府会计制度实行财务会计与预算 会计并行记账,增强会计核算的稽核功 能,单位通过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 的数据核对,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核 算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决算报告数 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政府会计制度 规范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 对预算会计科目按照政府收支的功能分 类和经济分类设置。部门决算报表数据 直接取自预算会计对应科目的发生额或 余额,账表一致,数据精确匹配。 ——促进决算与预算有机衔接。遵 循相同的收付实现制基础,部门预算和 部门决算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增强。在 2019年部门决算编制工作中,国家卫健 委发现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 问题,如经营收支配比、公用经费支出经
济分类、会议费和培训费等。若在预算 申报环节进一步规范,能够促进从源头 解决问题,推进预决算管理的有机衔接, 强化部门决算对部门预算的反馈机制。 ——提升部门财务管理水平。政府 会计制度的“双报告”体系,需要单位准 确编制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从而全面 反映出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进度。 新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 位资产管理。全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 无形资产摊销、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 整、合并报表等细则为国有资产核算提 供客观依据,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增量 和存量资产状况,促进单位提升资产管 理意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 有资产增值保值。
部门决算报告编制三大难点
结合2019年部门决算编制实际工 作,卫健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单位对决算编制口径理解不同。 就卫生健康行业来看,预算单位类 型多,功能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 资金来源渠道不同,概要性准则难以普 适于所有单位。虽然有行业补充规定, 但不同单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存在差 异,在细节处理上不同。会计处理方式 不一,进而可能影响部门决算编报的整 体质量。 就社团单位来看,由于执行《民间非 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部门决算报表体系 不能完全满足此类单位使用,对于固定 资产计提折旧、有关会计科目转化编制 等问题存在理解差异,报表公式审核出 现相应报错。 科研课题账务处理标准有待进一步 明确和规范。 目前,大部分科研课题在申请立项 和执行时,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项目资金 的开支范围和科目编制预算及核算。但 上述文件对支出科目的界定与政府收支 经济分类存在差异,导致科研项目结题 报表与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相矛盾,预 算单位在会计核算时无法兼顾政府会计 制度和科研项目结题要求。 部门决算分析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单位的决算分析报告仅停 留在与上年决算数、年初预算数对比的
模式化操作层面,缺乏对经济业务的深 入分析,降低决算分析在单位经济运行 情况反映中的哨点作用,影响决算报告 作为决策依据的效力。同时,2019年是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暂未形成 连续衔接的多年度数据,客观上造成数 据缺乏连续性、可比性。
三项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会计制度与其他业 务体系融合。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 的 记账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提 供新的决策参考依据。在加快现代医院 管理制度进程、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 的背景下,未来可着力丰富“双功能”和 “双报告”的内涵,以其所反馈信息为抓 手,做好会计系统与运营管理、成本核 算、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其他体系的有 机融合,增加单位内部信息流的信度和 效度,促进财务信息结果应用,推进业财 融合,充分发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作用。 第二,完善政府会计制度相关准则 解读。完善配套制度及操作指引,进一 步明确和规范部分预算类科目的具体准 则,以及科研项目支出与政府会计制度 核算间的对应衔接,统一相关科目预算 编制和支出账务处理标准。结合卫生健 康行业实际,细化调整政府会计准则制 度相关规定,完善和统一年末负结余的 账务处理标准,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信 息披露机制。 第三,推进预决算管理信息一体化 建设。以政府会计制度为框架和基础, 统筹部门预决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预 算申报、决算编制、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固定资产、政府采购管理等方面通过信 息化手段实现一键提取、校验功能,使预 决算数据互为依据、检验、支撑。统筹部 门决算与其他报表工作的衔接与管理, 研发部门决算与国有资产决算、住房改 革支出决算等报表间一致性审核的工具 或功能,取代目前依靠人工审核、修改的 处理方式,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提升数据质量,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 完善决算的分析应用技术,增加同时提 取多年度决算数据的功能,以便开展不 同年度之间的纵向对比和不同单位之间 的横向对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