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 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加 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管理切实提高审计 质量的实施意见》。近几年,证监会也加 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 查处力度。
诸多公开披露的案件表明,很多注 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未能执行有 效的风险评估程序,导致未能发现重大 错报。
风险评估程序不仅在审计业务中非 常重要,而且在绩效评价、财务尽职调 查、债券盈利预测评估等相关业务中广 泛应用。
风险评估程序执行弱化的表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识别和评估 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 险提供基础,包括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 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 不能为形成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就是说,风险评估是为了 推断、锁定高风险领域作为重点审计对 象,对于推断的风险和问题是否属实、具 体是什么、金额多少,需要进一步查证 核实。
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询问、分 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其逻辑主要是 证实关于企业运营情况的口头描述或 外在表现与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是 否吻合。
实务中,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风险评估程序与风险评估的目 的脱节,即启动程序执行、填写相关工作 底稿后,仍然不知道风险在哪里。
如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记录应收 账款、预收账款的核算政策发生变化,而 在风险评估——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 用部分却记录为未发生变化;公司未审 财务报表中显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流动负债很多,而流动资产很少,财务风 险却评价为低风险。
二是风险评估程序执行太过简略。 风险评估程序执行弱化的
原因及建议
实务中,为什么风险评估程序未能 得到有效执行呢?
一是胜任能力问题。风险评估程序 综合性很强,有些项目经理对于经营和 财务结合方面的知识运用还不够熟练。 有的项目经理甚至将风险评估与进一步 程序割裂开来,将风险评估程序交给一 个人做,而将进一步审计程序交给另外 的人做,同时进行。
二是联系和沟通困难。与实质性程 序主要是由财务部门提供资料不同,风 险评估需要更多的是与生产、仓储、人力 资源、销售、研发等业务部门进行联系沟 通。如何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和协 调,让各个部门配合,对项目经理和被审 计单位的联络人来说都是个挑战。
三是工作底稿设计不科学。工作底 稿是审计工作的载体,也是监管部门据以 进行检查的载体,项目经理接到委托后,考 虑的是尽快把工作底稿做完,完成审计工 作就演变成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工作底稿 的设计内容太过分散,需要填写和了解的 细节内容很多,需要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 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增加,但审计 助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填写的内容 很多,但抓不住关键。同时,审计人员不理 解工作底稿具体表格项目的设计目的。
因此,加强风险评估程序执行效果, 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胜 任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培训中,强化经营 知识和财务知识的融合,培养审计人员的 主动沟通协调能力。在指派人员时,要挑 选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来承担风险评估 工作。同时,要加强过程质量管理,在审计 计划阶段加强对风险评估工作的独立复 核,风险评估工作复核之后再开展进一步 审计程序。优化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缩减 其中的勾选项和简单列举项,增加文字描 述、逻辑分析和思路表述内容,避免通过简 单复制粘贴,在形式上完成工作底稿。
(作者单位: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 河南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