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从工会财务工作者角度看新《工会会计制度》

 现行《工会会计制度》为2009年 1月 1 日开始施行,适用于全国各级工会,在 过去十余年里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 伴随工会业务的发展以及各类会计制度 的改革与发展,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部会计司近
日颁布新《工会会计制度》(下称“新制 度”)。
制度修订的必要性
截至2017年底,全国工会系统共有 280 多万个组织。其中,省级工会组织 35个(主要为行政机关),市级工会组织 约 1400 个(主要为行政机关和大型企 业),县级工会组织约4500个(主要为企 事业工会),其余为基层工会组织(主要 为企业工会)。基层工会数量大,分布 广,财务人员主要为兼职且流动性强,资 金来源主要为非财政经费,情况复杂。
新制度充分考虑基层工会特点,实 事求是地立足于基层工会组织现状,力 求在制度的可实行与信息计量的复杂性 之间达到有效平衡。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收到同级 财政补助经费需要进行财务预决算的问 题,原有核算体系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从会计核算角度
对工会组织类型进行细分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县级以上工会 约 6000 家,其余 99% 以上均为基层工会 组织。从会计核算角度,可以将各级工 会组织分为3个主要类型:
一是基层工会。这一类工会组织业 务简单,多为基本收支管理。二是县级 以上工会。业务相对复杂,除本级工会 收支业务外,担负着本地区经费收支管 理、本地区组织经费收入、平衡不同预算 年度收支等职能。三是各级企业集团工 会。这些工会组织业务类型相对简单, 与基层工会相近,但是管理范围相对复 杂,与县级以上工会相近。
这3种不同类型的工会组织在会计 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差别较大。新制度 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这一特点。
制度修订要点
与 2009 版《工会会计制度》比较而 言,本次制度修订理念更新、核算更细、 要求更高,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以下 6 个 方面。
一是工会职能科目进一步完善 。 旧制度至今十年有余,其间工会业务发 生较大变化。在传统的“维权”基础上, “服务”职能逐渐突出。新制度在支出 核算方面,按照工会业务的实际发展情 况,将支出分为“职工活动支出”“维权 支出”“业务支出”“行政支出”“资本性 支出”等支出科目。在此基础上,区分 “职工活动支出”和“职工活动组织支 出”,取消“事业支出”科目,增加“对附 属单位支出”科目。
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新增业务的劳模 职工疗休养业务、职工年节慰问、婚丧嫁 娶、会员特殊困难补助、心理咨询、会站 家建设、互助保障等业务,进一步细化, 明确核算要求。这更加符合各地各级工 会目前的实际情况。
二是引入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核 算。与旧制度相比,这一变化在新制度 中非常突出,将直接影响各工会组织财 务人员的核算工作。新制度要求在支出 科目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于经费来源 为工会经费的,需要进行经济分类核算; 对于经费来源为财政资金的经费支出, 既要进行功能分类核算,也要进行经济 分类核算。这一变化充分借鉴历年来政 府会计改革的经验,未来工会会计核算 将更加细化。
三是强化县级以上工会经费收缴 与使用的“组织”功能。通过设置“预算 稳定调节基金”,在县级以上工会引入 总预算会计概念,在收入、支出以及净 资产中均设置相应会计科目,用于核算 超收收入相应的资金使用,与《工会结 余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稳定调节基金 使用管理办法》和《工会预算管理办法》 等其他现行财务管理制度衔接。在“上 级补助收入”科目下,进一步设置“一般 性转移支付补助”科目和“专项转移支 付补助”科目,核算转移支付方面取得 的收入。这些科目的设置,充分体现县 级以上工会组织的经费收缴与使用的 “组织”功能。
四是新制度增加折旧和摊销等科 目,引入“成本”和“绩效管理”概念。在 工会会计核算方面,现行制度更多关注 支出的方向、类型以及对于会产“存量” 的管理。新制度在继承原有核算要求 的基础上,引入“折旧”和“摊销”之后, 开始关注资产的“质量”和各级工会运 行的“质量”。这一变化与工会财务管 理方面近期导向、要求一致,对于工会 财务人员来说,是在财务管理理念方面 的重大变化。
五是县级以上工会和基层工会在科 目设置上“区别”对待。如前所述,工会 组织在会计核算方面可以分为 3 种类 型。一方面,基层工会占绝对优势,考虑 基层工会人员、管理需要等实际情况,不 宜过于复杂。新制度充分考虑这一要 求,设置简化版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进 行简化核算,符合基层工会组织实际情 况。另一方面,针对县级以上工会的实 际业务特点和范围,将其核算体系设置 进行扩充和细化,也符合县级以上工会 组织的管理需要。
六是“国产”与“会产”的细化核算。 新制度在形成的资产方面要求区分“国 产”和“会产”进行核算。 旧制度将各级 财政补助的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统一 作为“会产”的一部分进行统一管理,形 成固定资产后不再按照资金来源区分是 国有资产还是工会会产。新制度在资产 科目下均提出此项要求。这一变化对各 级工会组织来说是较大变化,应该密切 关注并仔细研究。
做好落实新制度的准备
从工会财务人员的角度来说,新制 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原有工会会计实务中 的主要矛盾,能够推动工会会计核算以 及会计管理进一步发展。 同样,细化核 算对工会财务人员提出新挑战。
这需要做好几项准备工作:
一是通过各种方式,仔细学习、研究 新制度,并持续关注后期发布的新旧衔 接办法。
二是面对新制度,财务人员要及时 调整核算思路,衔接会计核算和预决算 管理,形成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思路。
三是提前设计核算体系,对本单位 的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必要 时进行信息系统升级,以利于更好地落 实新制度。
(作者为全国高端会计人才行政事 业类学员,供职于中华全国总工会财务 部经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