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蓓/文 现从线下到线上的一大跨越。
从部门发起到领导审批,一张表单 走遍全程。从以往一个部门一个表格、 一个部门一个样式,到如今一张表单走 遍全流程,实现业务审批智能化、业务过 程无纸化、工作成果透明化,大大提升整 体工作效率。
注重数字赋能 实现业财一体
系统试运行以来,通过系统自动分 拨,单项业务可节省2— 10 人次不等,同 类事项审批周期可压缩在 1 天内,效率 大幅提高。这得益于巍山镇在实施内控 体系建设时,打造乡镇内控信息化提升 的三大工程。
一是 深 化机构 改 革,优 化 制度 流 程。首先,领导带头将全面强化和规范 乡镇财政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对各项工 作的推进落实进行清单化管理,做到目 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
在启动系统建设之前,镇财政所紧 锣密鼓地排查风险、优化制度体系,理顺 管理流程,打好机制基础,解决传统上财 权事权不分、审批责任不分、审批效率不 高、财务与业务矛盾等问题,实现资金全 过程风险管控。
二是 注 重 数 字赋 能,实现 业财 一 体。定制巍山镇模式的内控管理信息系 统,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合 同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等6 大经济 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建立源头 管控、过程监控、结果防控、互联互控管理 机制,并与乡镇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无缝对 接,同时将各岗位标准以审批要素的形式 内嵌到各经济活动审批流程中,业务责 任、财务责任、归口责任、管理责任分别落 实到具体流程和岗位中,消除过去“一人 得利、全员负责、财务兜底”的风险。
通过建立重点项目审核联系制度、重 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重大项目再复核制 度,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让 项目建设单位“少跑腿”。对于重点项目 审核,前移审核关口,加快审核进度。 目 前,单个项目平均审核时间缩短20%。
另一方面,内控系统与国库集中支 付系统对接,实现内控业务流程与支付 流程一体化运转,减少人工干预,完成巍 山镇所有财政资金与支付数据无缝衔 接,实现资金去向线上全程监管。
巍山镇各经济活动管理流程始终以 业务为导向,从过去控预算风险逐步向 控业务风险转变,最大限度将经济活动 与业务活动关联起来,同时将数据分析 延伸到业务层面,最终实现规范业务、服 务业务、支撑业务的目标。
三是 激 活 海 量 数据,提 升财政 决 策。一方面,通过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 壁垒,系统可智能归集各类经济活动数 据和相关业务数据,这既服务于财务统 计和监管需要,又为领导干部提供决策 的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建模,发挥“鹰 眼”功能,做到财政数据全流程动态监 控,在预算编制、资金存放、补助资金发 放、项目投资等方面,匹配对应财务风险 点,对异常资金流动及时作出预警提醒, 做到早预警、早处理,有效防范和排除潜 在风险。
这张数据大网,串联起巍山镇各职 能部门,形成分布式的网络结构。在打 破过去部门间的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后, 部门间的整合与协作明显提效。
下一阶段,巍山镇将继续完善内控 体系建设,着力加强财政核心业务、权力 的风险管控与监督制衡机制建设,实现 “要我控”到“我要控”、“立规矩”到“见成 效”的转变。
东阳市作为浙江省乡镇内部控制指 引建设试点县(市)之一,引入数字思维, 将内控规范与数字化改革要求相融合, 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 化认知,谋划推进基层风险防控工作。
在东阳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该 市巍山镇在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的同 时,逐步推进内控信息化落地,旨在健全 内部控制运营机制,通过规则内嵌、审批 留痕、智能防控、实时监管等措施,防范 经济风险,最终实现全业务覆盖、全过程 留痕、全环节管控、全方位监督。
信息化平台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2020年 12 月,巍山镇内控信息化开 始试运行。今年 3 月,该镇先行正式运 行内控信息化平台。截至 5 月 12 日,该 镇所属的29个职能条线全部纳入平台管 理范畴,超过6000 万元资金纳入平台进 行管理;累计审批249条,涉及经济类合 同 21个,涉及支出金额近 2000 万元;各 项业务从过去的倚重人力,转变为注重 “大数据”支撑,程序化、规范化运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