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实现成本管理 目标的重要保障。成本管理是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中的一环,也是内部控制必须 做好的一环。有效的内控措施与手段, 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质量,为 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奠定基础。
内部控制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事业单位对成本管理实施内 部控制,有利于监督及规范事业单位成 本管理过程,保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 规范性,从而有利于既定成本管理目标 的实现。
其次,内部控制是对事业单位成本 管理的再管理,通过内部控制有利于发 现成本管理过程中遗漏的问题,有利于 提升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队伍的水平,为 成本管理目标实现提供保障。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风险防 范的重要保障。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事业单位也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隐患,做好 风险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的风险隐患是比 较高的。 实施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事业单 位成本管理风险的方法之一。
一方面,通过发挥内部控制审计职 能,充分保证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质 量与成本管理行为,杜绝成本浪费、成本 分配不均等问题发生,最大限度保证事 业单位的成本管理质量,降低成本管理 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内部控制的监 督与审核效用,可以对事业单位成本管 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上的监督与约 束,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与处 理,从而保证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规范 性与科学性,避免成本管理人员因职业 道德、工作技能不达标等导致的成本管 理风险。
基于内控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队伍综合能 力有待提高。在内部控制下,事业单位 成本管理被赋予更多的内涵与要求,对 从业人员的要求就更高,需要具备较强 的综合能力。事业单位部分成本管理人 员对内部控制缺少认识,在工作过程中 很难根据内控要求来落实好成本管理工 作,不仅影响工作质量,还会限制自身的 发展。
二是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在技术运用 上还需提高。部门事业单位对成本内控 在技术运用上的认识不足,没有深挖技术 运用能够给成本内控带来的好处,导致事 业单位成本内控在技术投入上迟迟得不 到提高。
一些事业单位的成本内控信息系统存 在很大风险,缺少风险意识,其系统极易受 到来自外部的入侵与攻击,容易诱发成本 管理信息风险。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缺少 对成本管理的审计机制。
内部审计可以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 起到监督作用,但很多事业单位都无法 保证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甚至在 部分事业单位中,没有单独设立针对成 本管理的审计部门,导致审计执行力得 不到保证。
部分事业单位审计规章机制混乱,在 实际开展过程中无法保证审计力度,也就 无从谈起对成本管理的审计。
成本管理优化的对策
一是以人才力量提升事业单位成本 管理质量。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好针对 成本管理队伍在内控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对内控的认识与重 视,增强成本管理队伍对事业单位以及 自身的信心。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人员要 居安思危,迫使自己不断提高工作技 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内部控制下 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才能够更有利 于自身的发展与规划。
二是以技术力量推动事业单位成本 管理发展。事业单位在实施成本管理内 部控制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完 备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提高成本管理效 率与质量。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成本管 理中的大量运用,相应地增加事业单位成 本管理的信息化风险,所以,事业单位要 提高对此的重视度,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投 入,保证单位信息数据的安全。
三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监 督机制。事业单位要独立设置成本管理 监督部门,并保证其独立性,充分发挥出 监督作用效果。加强对监督审计人员的 思想道德教育与工作技能培训,督促他 们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 认真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