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兵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彭晓群
一、地方军工企业“两金”管控的重要性
所谓“两金”,是指应收账款和存货。我国地方军工企业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改革调整和发展,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企业资产总额也随之迅速增加,但只有高质量的资产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带来新的效益增长点。而应收账款和存货是其中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因此,“两金”管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速资金周转
应收账款过大、回收期过长,会造成应营运资金周转缓慢,将直接影响对业绩质量的判断;存货周转率过低,是因为存货余额过大,会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变差,并最终导致净资产收益水平低下。因此,合理控制“两金”规模,压降“两金”存量,从而增加生产营运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二)提升资产质量
如果对应收账款问题不加管控,听之任之,很容易发生坏账的危险,若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影响到付款,随之形成呆账、坏账;如果不对存货进行管控,存货余额过大,发生积压、呆滞,价值下跌的风险相应增加,一旦出现产品过季、更新换代或行业上下游市场的不离变化,就很可能出现较大的跌价损失。因此,加强“两金”管控,改善“两金”质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整体资产质量。
(三)推动企业价值实现
应收账款增长幅度如远超营业收入增幅,则很可能存在通过临时放宽信用政策等方式进行的财务操纵,账龄过长将增加坏账计提准备从而影响经营业绩;存货余额与营业成本直接相关,某些情况下的存货余额过大,有虚增利润的隐蔽性。因此,强化“两金”管理,把账面的“纸上富贵”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保障企业可持续增长,实现企业价值。
二、地方军工企业“两金”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控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挂账时间长,催款难度大
不少地方军工企业成立至今超过五十年,应收账款长期未清理,有的甚至挂账长达二十年,远远超过了诉讼时效,再加之经手人员变动大,原始数据保留不全,责任落实困难,收回的可能性极低。
2.内控不健全,催收不及时
有些地方军工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催收制度,部分企业为了拓展民品销量,赊销量占比很高,同时信用机制不完善,重销售轻回款的管理考核制度的弊端直接导致坏账。
3.改制资金缺口大,未及时进当期费用
部分地方军工企业主辅分离改制时,财政拨付资金不足的部分自筹解决,因未及时弥补,一直挂在应收款项,实际是以前年度潜亏。
4.合同管理不到位,形成无效债权
个别地方军工企业合同管理不严格,根据合同进度确认收入,后由于第三方或军方原因未能最终履行合同,由此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综上所述,既有因市场竞争激烈,为抢占民品市场份额给与客户较大的信用额度和较长的赊销账期等客观因素,也有为完成经营目标虚做收入虚增往来、经营管理不善、内控不力等主观原因,导致应收账款逐年上升或形成坏账。
(二)存货管控的问题
1.产品流转环节管理不严,存货账实不符
部分地方军工企业内控松弛、管理混乱,存在材料出入库和外委加工不规范,库房管理不严,材料入库和报账手续不及时,材料结存存在红字情况,由此导致账、账卡、账实不相符。
2.产品成本费用归集不合理,导致存货不实
有些地方军工企业成本费用分配不科学,归集不合理,核算随意性大,人为调节利润,,歪曲企业盈利状况的现象屡见不鲜。为完成业绩提前确认收入预估成本;或将自制半成品成本费用高留低转;或将往年费用金额较大时不按期归集,混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少记当期费用,造成存货虚增。
3.计划价格多年未调整,成本核算不真实
部分地方军工企业材料计划价格未随实际情况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消耗定额也是多年维持不变,经年累月形成较大的产品成本差异,大量的成本差异仍滞留在存货中,未能如实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
4.民品滞销长期积压,存货闲置无使用价值
个别地方军工企业民品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或因质量问题,原先储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已不再适销或遭淘汰,造成存货的积压和残冷背次,未及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常年积累的呆滞存货一时难以消化。
综上所述,既有因科技进步产品升级换代,原有的原材料和产成品淘汰滞销等客观因素,也有为完成经营业绩应转未转成本、供产销脱节等主观原因造成的存货积压居高不下或库存不实。
三、地方军工企业完善“两金”管控的建议
(一)完善应收账款管控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
因军需产品的专用性,导致一些军工企业对应收账款问题相对漠视,结果此问题“尾大不掉”,对生产和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在合同签订、产品销售、定期对账、货款回收等方面,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保证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及时回收赊销款项,防止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整个业务流程都要严格控制,才能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又能有效规避风险。
2.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评估和动态管理
军工企业军品和民品的客户因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虽然军方客户很少出现拖欠的情形,但对于买方的信用情况、欠债能力也应比照民品客户进行管理。依据严格的信用标准和合理的信用额度,通过ERP系统建立客户资信管理系统,对每个客户的履约信用、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及时有效评价。同时,充分利用ERP系统的客户信用等级选择、维护信用额度等功能,保障应收账款的质量,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
3.做好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管理控制
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坏账准备制度,根据会计制度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散因无法回收而形成的经营风险,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建立核销坏账的备案制度,使已经核销的坏账仍处于财务部门的管控,以杜绝已核销的坏账在回收时中饱私囊的可能性。
对于以前年度产生的坏账损失,除了采取催收、清欠等措施外,必要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二)完善存货管控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存货内控制度
军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产品属于“皇帝女儿不愁嫁”,但也暴露出其在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内控不严的风险,此外也面临大环境下民参军企业的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货内控制度,从计划、采购、生产、保管、发出、盘点、记录和报告的各个环节予以规范,防范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
2.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库存管控水平
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实现销售、生产、库存、采购、财务等所有环节的全程无缝管理平台。ERP系统使得库存管理的出入库、调拨、盘点等日常业务都能进行准确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处理,并打通了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质量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的数据对接和转换。ERP系统的实施和上线,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料流的通畅运行的有力保证。
3.优化存货规模盘活库存
军工企业的军品以定制为主,军方有需求有订单才生产,似乎不需要设置安全库存,但新时期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的大环境下,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努力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也需要逐步改变自身的经营思路,如何才能够保证产品有竞争力?控制运营成本是关键,而保持合理、适当的库存规模是供应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新产品研发与市场变化,难免产生呆滞库存,积极的呆滞物料预防比处理更为重要,针对已经发生的呆滞物料,分类处理,对于未来可在新项目设计中使用的物料,划归研发部门跟进呆滞物料处理;对于已经超期的经过质量确认不能使用的呆滞物料,通过折价等方式出售呆滞库存,换回一定的现金流量,盘活库存周转率。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是经济建设主战场,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国防投入大幅增加有利于军工企业发展,但同时应看到,地方军工企业面临国际军工、国内大型军工集团、科研院校的挤压,加之民营企业的进入,必须做精军品做强民品才是王道。应收账款和存货,这两者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和存货的变现能力是“资产质量良好”这一财务质量核心要求的重要内容,加快清应收、去库存,做好“两金”管控、压降“两金”规模,有利于地方军工企业防范和规避资金风险,推动其深化改革和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