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修权
由财政部研究起草的《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 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 求意见稿》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财务行为,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 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在农村集体经济日益 发展壮大的背景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对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形成有效监督,规 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
加强顶层设计
凸显农村属性
“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外部 财务管理环境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现 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在许多方 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财务管理的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主任郑忠良表示,此 次《征求意见稿》的制定对规范农村财务 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 深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存量日益增加,经 营方式更加多元,与其他经济主体联系 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财务管理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 环节。
中国财政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晨明表 示,《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从侧面反映了政 策制定者对农村财务问题的重视,这是一 个好的开端,既填补了农村财务管理在制 度建设上的空白,也让制度跟上实践发展 需要,结合农村实际做好农村财务管理的 顶层设计,才能与农村发展整体规划相辅 相成,行稳致远。
郑忠良分析称,从具体内容来看,《征 求意见稿》呈现出4个主要特征。一是坚 持党的领导。《征求意见稿》要求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应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财 务管理工作。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 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 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权益保护。《征求意见稿》要 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实行民主 管理,切实保障其成员对财务活动和财务 成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重大经济事 项等应当向全体成员公开。这些举措将 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 权益。
三是突出公益特色。《征求意见稿》要 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成果应优先用 于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和农村公益事业建 设,这将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 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支撑 作用。
四是健全管理架构。《征求意见稿》要 求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工作应在村党 组织的领导下,由成员(代表)大会、理事 会、监事会和会计人员等按规定履行职 责,对相关各方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科学分工和合理制衡的基础上切实提 升财务管理水平。
立足发展现状
强化监督管理
郑忠良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 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是,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在实践中 日益凸显,包括多头管理,体制机制不明; 制度建设滞后;财务管理组织力量薄弱; 会计管理工作规范性缺失等问题。”
据了解,此前,农村财务管理主要依 据是 1996 年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 务制度(试行)》,以及《村合作经济组织会 计制度(试行)》。 直到 2004 年,财政部制 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原制度才 被同时废止。
“随着中央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增加,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不断推进,农 业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农村多种所有制 经济蓬勃发展,这些都给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 需要制度层面的指导。”郑忠良表示,《征 求意见稿》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组织力量薄弱,同 时缺乏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操作指南,在 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缺 乏必要的制衡机制,容易导致财务决策工 作的失误,同时滋生腐败,严重损害农村 集体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农村集体经 济财务管理工作应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 由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会 计人员等按规定履行职责,对成员(代表) 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会计人员各自的 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科学分工和合理 制衡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财 务管理工作的水平。”郑忠良说。
王晨明也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的 一个重要作用是在财务管理架构上,对各 方的财务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同时,在收 支管理及收益分配、资产运营、资金筹集 等各个方面都强调监督和管理,这也有 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透明,加强内 部控制,从制度上为农村集体经济筑牢 防腐堤坝。
郑忠良表示,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方法 落后,规范性缺失,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 基层会计工作主要采用传统手工记账方 式,不仅造成财务工作实效性差、准确性 不足、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会计资料遗 失、任意篡改会计记录、贪污腐败等问题, 不利于编制真实可靠的会计报表和财务 报告,难以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和客 观评价基层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更难以 起到应有的核算和监督作用。
此次《征求意见稿》第35、36、37条对 财务的信息化手段、财务报告编制和报 送、财务信息公开和会计信息档案管理 都做出明确规定,有利于提升财务信息 的质量。
提高制度可操作性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
王晨明认为,从《征求意见稿》的整体 内容来看,在制度设计层面,反映了农村 财务管理中的许多共性问题,很有针对 性。但是,如果要让制度真正地落地,还 需要对其进一步细化,并且完善配套的会 计处理办法,让会计人员有抓手,更有利 于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会计法明确了财政部门对农村会计 工作的管理权。但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多由农业主管部门具 体指导与管理。这种多头领导的体制造 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协 调困难和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不利于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郑 忠良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对多头管理 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
对于如何让制度落地压实,他提出, 一是应积极探索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导、 各有关职能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的管 理体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 作奠定权责分明的制度基础。
二是切实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 法权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属于成 员集体所有,兼具公益性与经营性,是乡 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 分。有关部门应多措并举,对可能损害 农民权益、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增加村集 体债务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范,加大监 督和惩罚力度,切实保护集体资产安全 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推动公益事业 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会计信息化建 设。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强 化农村资金管理,提高财务透明度,减少 财务舞弊现象发生。因此,应高度重视农 村会计信息化工作,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四是着力提升农村基层财务人员素 质。扎实推进农村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 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会计人员的准入 机制、聘任制度、薪酬制度,推进农村基层 财务工作人员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同时, 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制度 化、系统化和常态化的农村基层财务人员 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基层财务工作人 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王晨明补充认为,从学界来说,也应 该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关注和研究,深 入调研,了解农村财务工作的复杂性,集 思广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农 村财务管理新模式,真正服务于乡村振 兴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