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平 程光/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资产,在生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相比,大数据资产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可再生性,大数据资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边际效益递增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并形成数据资产后,其边际效益递增。大数据这两大特征,是未来社会财富增长的持久动力。 由此,促成了经济发展新业态、新生态和新形态的形成。
第一,大数据重塑传统产业,产生新的经济业态。随着 5G 商用加快,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海量数据逐渐被挖掘,呈现出新的创新现象,即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为手段的数字创新。大数据引领的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驱动了产业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促进了生产组织方式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和产业生态创新,进而产生了全新的经济业态,如新物流、新金融、新零售等。 它们呈现出的特征是:智能、体验、共享、定制、高效和便捷。
第二,大数据促进互联互通,形成了新的经济生态。新的经济生态典型表现形式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其特征是:互联互通、互创共享,使各类生产和消费市场主体在数字平台中互通互联,利用数据赋能、联结创造和生态共建等手段,寻求个体利益主体的复杂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促成各方在客户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等多方面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第三,大数据促进数字平台经济发展,孕育出新的经济形态。数字平台经济发展的未来是新的经济形态的形成: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如果数字平台是在生态层次上撬动生产 力杠杆的话,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形 态则更前进一步,在社会层次上撬动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 互协调、相互适应。数字经济和智能 经济向社会提供了关键的数字基础 设施,拥有利用其积累的海量数据可 轻易获取市场权力的优势,可以其提 供的数字基础设施获取社会权力。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但 是,会计人员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对会 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经济新业态、 新生态和新形态对会计工作和会计 人员提出了以下新要求。
首先,经济新业态要求会计人员 掌握数据技能,更好地为企业匹配资 源。从个人计算机时代到互联网时 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直到现在大数 据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变 迁:从软硬件交互能力到网络创新与 运营能力、网络基础设施累积能力, 直到现在技术与数据能力。数据、算 法、算力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它突破 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边界, 整合了线上和线下,激发了新业态, 输出了新模式。这就要求会计人才 能够辨识前端的应用场景,可以匹配 合适的资源,运用数据从产业中来, 到产业中去。
其次,经济新生态要求会计人员 熟悉产业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价 值。生产组织方式集约化、发展模式 转型升级和产业生态创新的特点,要 求会计人员洞悉产业共建的奥秘、产 业数字化的路径—— 从“单边”走向 “共建”;掌握协同整合的方法与手段 ——利用数据和技术在多产业、多链 条的网状串联与协同网络,逐步实现 组织架构重塑、产业模型自我迭代优 化以及产业生态自我良性循环,进而 创造出更大的客户价值、产业价值。
最后,经济新形态要求会计人员 加强数据分析,为企业创造领先优 势。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向社会提供了关键的数字基础设施,优势企业 通过积累的海量数据分析可获取重 要市场信息,利用其数字基础设施获 取超额利润。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 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在市场 上占据领先地位。
以上发展趋势对高校来说既是 挑战,又是机遇 。 当前的挑战体现 在:大量重复性、标准化的会计核算 工作将被机器所取代。机遇体现在: 大数据时代在简单重复性工作岗位 被替代的同时,又产生出对既熟悉会 计专业知识又掌握数据分析技能的 智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即大数据时 代创造出新的复合型会计岗位。为 此,高校必须调整会计教学理念,依 托大数据、算法、算力,整合“会计财 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的 教育资源,培养出集会计财务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数据资产运营能力的 复合型人才。相应地,高校应更新教 学理念、重塑课程体系、教学范式、引 进先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评价方 法。可以进行以下四方面的尝试:
第一,更新教学理念。大数据时 代的复杂性、动态多变、难预测性,决 定了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即以已知探索未知,面向未来探索, 为解决未来复杂的、迭代多变的社会 难题奠定基础。可以在突出学生中 心、贯彻OBE理念的同时,倡导管工结 合、业财融合和数据思维,培养新商 科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第二,重塑课程体系。通识教育 涵盖哲学、社会、文化等领域,体现 通 识 、深 刻 的 特 性 ;专 业 教 育 基 于 “会计财务+数据分析+算法”而构 建,呈现鲜明的更新、迭代、前沿特 征。要聚焦社会和行业需求,设置行 业课程模块。为适应数智化时代,可 以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 加 Python、业 财 融 合 与 财 务 共 享、 Excel 财务建模等课程,打造适应时 代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与课程思 政。采用项目化模式支持专业核心 课程进行混合式金课建设和教学改 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例 如,河南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成立课程 思政研究中心,开展会计类专业课程 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实现专业课与 思政课同向同行。
第三,践行新的教学范式。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翻转课堂、对分 课堂等开放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河南工程学院以智能财务为引 领,参照德国“学习工厂”培养新型技 术人的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引入场 景式教学法,即基于新的商业模式, 将先进的业务运营和管理现场、流程 迁移至网络环境,进行虚拟仿真,以 新业态、新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的节 点、内容、特征为切入点,将大数据分 析嵌入商业逻辑,揭示商业现象背后 的商业本质与规律。借助大数据平 台整合教学资源,利用智慧教室,开 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性教学,实现 了课堂教学、仿真模拟、现场真实“三 境合一”的动态化教学方式。学校的 云财务智慧教学中心、财务共享大数 据实验室为新范式的贯彻落实提供 了条件。
第四,采用全新的评价体系。通 过多元化(主题讨论、案例、调研报 告、论文、微视频等)、多阶段(线上线 下、课堂课外)评价方式,提升学生主 动性和学习效果。利用大数据智慧 教学平台广泛收集教学数据,并进行 数据挖掘、分类、聚类、机器学习、数 据存储、数据计算,从而获得教与学 的知识、动机、认识、态度、行动、效果 等方面的参数,并据此进行预测,根 据预测结果引导教与学,做到伴随 式、诊断性评价与反馈,即时改进教 与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而提高教与学 的效率与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