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在以数赋能的大数据监管时代,数据在支持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全面、精准和穿透式的监督检查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对数据本身及数据管理能力的检查,也成为近年来监管机构的关注重点。 毕马威收集并整理了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2022年第一季度1的公开处罚信息,以“数据”“信息”“统计”和“报送”作为识别数据相关罚单(以下简称“数据罚单”或“罚单”)的关键词,通过对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以及处罚事由的分析,识别监管对金融机构数据工作的关注点,结合外部环境趋势和金融同业实践,对金融机构数据工作的趋势和发展提出建议。 【注1】本篇统计的时间均为罚单出具时间,非罚单发布时间。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的处罚信息,毕马威通过对处罚信息内容开展“关键词”分析,作为本篇编写的数据基础。
与2021年相比,今年一季度的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均有显著增长,罚单数量超过去年4个季度,罚款金额也超过去年3个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罚单数量实现了121%的增长,罚款金额更是达到228%的增长。
按监管机构分析:2022年罚单连开, “强监管”新年延续 2022年第一季度整体罚单总量384张,罚金总额超4.1亿元。其中, 银保监第一季度共开出272张数据罚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24%,罚金总额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值572%; 人民银行第1季度共开出112张数据罚单,较去年同期增长24%,罚金总额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值75%。 按金融机构分析:银行和保险依然是数据罚单大户 银行和保险第一季度合计罚单369张,约占整体罚单数量的96%,处罚金额合计3.6亿元,约占整体罚金的89%。 对比银行和保险,罚单数量相近,银行罚金依然远超保险。 按处罚事由分析,毕马威通过深度分析数据罚单,提炼关键词,将其归纳为如下五类:
以“责权利”视角,构建覆盖数据生命周期的新型责任体系 构建监管数据责任体系,一方面,明确监管数据资产的主管方,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数据在金融机构内采集、加工、传输、使用和销毁各环节,协助主管方落实监管数据的协管方,以此形成全流程、多维度体系的数据责任矩阵,才能有效推动数据质量的持续提升。 深化落实监管数据质量管控“三道防线” 在构建数据责任体系过程中,通过在数据生命周期各节点,明确各相关责任主体,落实数据职责,可以有效协助金融机构夯实数据质量“三道防线”。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在满足合规要求和保障数据权益下实现价值挖掘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两法的发布,数据合规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对于数据权益保护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码。2022年初,银保监会提出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工作”,提升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性,保护消费者数据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