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宇/文
今年 4 月,我们的项目培训在线上如 期开展。此次课程安排从俄乌战争引起的 国际秩序剧变开始,结束于当前宏观经济 形势及财政货币政策走向,其间聚焦财务 战略、成本、税务等一系列管理会计的理论 与实践。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视角决定思维方式
记得杨晔老师在为我们讲解价值提 升视角下的业财融合时,曾多次说到“站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样一句话。相信 很多同学与我一样,都觉得这是非常生动 而又引人深思的一堂课。
老师想要传达的重要理念就是站位、 视角决定思维方式。老师多次强调,我们 作为管理者要有多维思维、底层思维、结 构化思路、流程意识……总体而言,就是 在掌握各项业务技能、财务管理工具的基 础上,更要注重思维模式、思考层面的提 升。老师的讲解给我们画了一张思维导 图,构筑了一个思维模型。
这与我之前读的《思维模型》一书的 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该书作者说到多模型思维能够通过一 系列不同的逻辑框架“生成”智慧。模型就 是经验的抽象集合,是对世界的简化。你 平时听到的谚语、公式、定理,本质上都是 模型。模型思维,就是一种能够根据环境,
抛弃固有经验,切换思考模型的能力。在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是宝藏。但对大多数 普通人来说,数据只是数据,只有对数据进 行分析,才能挖掘出数据背后的宝藏。而 模型思维就是这个开采工具。
思维方式包含 4 个层次。第一层是 数据,是指直接观察到的事实。 比如,发 生火灾了,我们知道哪里发生了火灾,这 就是数据。第二层是信息,是对数据做归 类统计,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比如,我 们知道一年总共发生多少场火灾,造成了 多大损失,这就是信息。第三层是知识, 是指面对信息时的处理方式。比如,面对 大火,应该用什么技术来扑救,知道怎么 组织人员等。这些特定情况下的知识就 是模型。第四层是智慧,指的是我们面对 不同的情况,在多个模型之间,做出选择 切换的能力。能凌驾于存量经验之上,切 换模型,这个层次就叫作智慧,也就是多 模型思维。
持续刷新认知
人们在工作之后还要学习大致基于 两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需要新的认知,主动寻求各方面知识的更 新;二是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太多, 出现了事业上升的“瓶颈”,为解决现存问 题、提升事业高度要进行专业性的学习以 期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刷新认知,不断
和过去不成熟的自己告别的过程。普通 人用眼睛认知世界,而高手则用思维模型 来认知世界。
巴菲特的搭档、“军师”查理 ·芒格曾 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掌握100 个思维模 型,你就可以比别人更聪明。”
为什么要有思维模型? 因为认识问 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 于你的认知程度。如果我们只凭经验、直 觉来做决策,将很难应对未来世界的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 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恒 久的不变就是变化。
小米产业基金合伙人王晓波说:“人 的一生能有多少次机会重构自己的认知 体系?选择混沌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这 段旅程时空叠加,理念流淌,观点碰撞,思 维激荡,引领我发现思想之美!”
何其有幸,我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重构的过程。在学 习各种管理会计工具、模型的同时,更要 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用结构性、逻辑性 的思维方式,将我们所学的所有管理会 计工具串成线、连成面,深入探寻经济业 务的实质,找到问题背后的驱动性因素, 逐条分析成因,重新梳理流程,设计运营 及管理方案。最终结果必然是企业价值 提升。
工具性的学习一般是在初级、中级阶 段。在考试中,往往先得知条件,我们只 需判断已知条件适用哪些工具,就可以得 出正确答案。但实践往往不尽其然。工
作中的内外部情况纷繁错综,我们根本无 法直接套用任何公式,所有影响因素稍有 判断失误,都有可能根据正确的公式得出 错误的结论,所以对“条件”的判断尤为重 要,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促进某些条件的生成,才能使用一定的管 理会计工具,达到预期管控效果。这个过 程就是老师一再教给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并不是说工具性的知识储备就不 重要。工具性的专业知识是首位的,熟练 掌握后放到我们的“工具库”中,而且要不 断回到曾经的书本中反复研读各种工具 的使用条件。往往书本中的一句话,需要 我们在实践中抽丝剥茧,甚至必须到业务 底层中摸爬滚打才能准确判断某个业务 问题符合的条件,适用的计算公式、管理 工具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必要的 成长过程。
智能财务促进媒体价值提升
根据老师讲解的管理会计工具理论 知识,我以战略财务为根基,以价值提升 为目标,结合破界创新、单点击穿、“一”战 略等思维模型,将管理会计如何融合到媒 体行业价值链全程进行总结。
我认为,在智能媒体背景下,要匹配 智能财务促进媒体价值提升,围绕“研发 —策划—制作—播出—发行营销—衍生 服务”这一媒体价值链,通过 3 个层面的 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一,运营支持。一是资源保障,以 预算为起点,承接智能媒体战略目标落地 实施。预算管理要以财务资源规划与控 制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战略为中心。二是 分析支持,以价值链财务分析聚焦数据, 努力为决策提供支持。 以价值为导向,自 上而下改变数据的应用方式,探索数据间 关联性,打破数据界限;通过数据挖掘、机 器学习等分析数据,发现业务中问题;通 过数据可视化,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基 础。三是运营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会计报 告体系,缩短特定报告的周期,实时反应 各业务部门的业绩,并帮助管理者改进和 提升业绩。
第二,风险管控,包括运营风险、市场 风险、现金流风险、投资风险和合规风险 等风险管理。通过数据揭示企业经营过 程中的问题并预警风险。通过完善内控 制度,强化流程控制,严把风险防控关。
第三,价值创造,包括战略成本管理, 将成本管理向全价值链延伸,通过优化运 营资产、理财增值、税务筹划、政策运用等 方式促进价值创造。通过流程再造,将财 务规则嵌入业务流程,优化流程,加强过 程管理,降低各类风险,提升运营效率。 引进“战略—预算—绩效”金三角法则,以 预算承接战略,实行与预算目标关联的绩 效考核,通过数出一孔,使得管理者与员 工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作者为黑龙江省高端会计人才,供 职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