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公司可以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方式来与投资人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一种形式。优点方面,对于吸收的以股东身份对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进行筹资都没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缺点就是融资成本高、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信息披露成本大,容易泄露商业秘密等。城投公司可完全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结合资金需求,分别进行匹配。对于周期较长的项目,可匹配发行股票方式,资金使用稳定;对于时间较短的中期项目,经营风险低的项目可匹配发行公司债券,既满足了资金需求,相比较间接融资而言又降低了融资成本;对于到期债务的置换可匹配超短融债券,资金使用灵活,做好资金调度的储备,确保资金万无一失。第二是成本较低,发行债券主要由企业自主开展,投资者与发行人通过直接融资市场直接发生信用关系,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城投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缺点方面,第一是限制较多,直接融资在融资规模、融资期限、融资成本等各方面受到的约束较多,往往受融资项目的具体限制。第二是风险较大,融资到期后往往存在刚性兑付,发行人的偿债压力大,因此风险较大。
优点方面第一是灵活方便,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商谈空间较高,资金使用约束较少,更有利于满足城投企业各类资金需求。第二是融资效率较高,能较快地取得融资资金,手续简便。第三是监管较少,债务人无需对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增加了企业信息的保密性。缺点方面是公司需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
当前,我国企业在对偿债能力分析时一般都习惯于基于财务报表期末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比率的计算,根据计算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指标然后作出预判。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比较唯一,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的比率指标分析,都关注定量的分析,不注重定性的分析,对企业中现存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和账面的价值的差异,并未进行充分的考量,个别资产项目有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情况存在。虽然财务报表数据能够反映出企业的会计信息,但数据均为过去既定形成的量化指标,对于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政策的变更等一些非量化的定性的信息,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实并不能完整予以体现,部分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公允价值通常是存在差异的,直接采用表中数据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商榷。
偿债能力分析单方面聚焦资产变现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而忽视企业融资和经营现金流动等多种偿债渠道,显然不能够正确地衡量企业债务偿还能力,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决策视角。企业在偿还债务时,可以选择利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企业生产经营形成的利润,通过提取了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后的未分配利润进行偿付,也可以举借新的债务对临期的债务进行直接的清偿,能够缓解企业债务压力,但基于企业的各种限制,可选择资金来源相对比较单一。
注重对于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加强货币资金管理,降低持有成本,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出科学预测、有效决策,衡量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避免资金浪费;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避免固定资产购买后不进行使用造成闲置,影响货币资金变现;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管,登记台账、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加强企业的品牌推广宣传,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日后的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新型良好的关系。对于银行贷款,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正确处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银行贷款之前,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对银行贷款额度进行科学制定,平衡好企业还款能力与银行贷款额度,进而防止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现象。国有企业负责人要面对债务管理方式,对资金运作进行不断加快,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快速偿还银行贷款,树立诚信经营新企业的市场的形象。
企业的偿债能力受所在行业特点、市场经营环境、产品生产周期、资产结构、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要结合指标的变动趋势,动态地加以评价;还要结合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地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更好为企业服务,加强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