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嘉亮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迭代,国产化 技术的应用让财务领域技术“卡脖子”的 状态逐步得到缓解。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 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 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 推进财务管理理念变革,借鉴先进但不照 搬照抄,坚持独立自主,建立与中国特色 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系。
在大型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进程中, 我国自主创新应用的价值正逐步显现。
新技术应用——便捷高效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企业 财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呈现不断加 速的趋势。高标准化、高重复性和低附 加值的传统财务工作,将持续集中共享 并实现智能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 中心副教授王志成在接受《中国会计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从手工到智能化、
自动化的转变,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 和效率的提升,更是工作内容的丰富化 和工作成果的优质化。
让财务管理工作更便捷更高效已经 在国内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形成共识。
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国外巨 头,如甲骨文、SAP 等,将包括企业资源 计划(ERP )等在内的管理软件推进中国 市场,打着“凝聚了世界 500 强企业的管 理实践”的标签,赢得大量中国企业特别 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市场。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发 展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国外企业管理软 件甚至应用软件的弊端逐渐显现,灵活 性差、成本较高、实施服务不到位等状况
日益突出,不能适应大型企业数智化转 型的迫切需求。
例如,在国际关系相对紧张的背景 下,我国被列入美国制裁清单的企业,其 使用的 Oracle 系统被停止服务。加之, 国内软件厂商在数智化阶段,已经能够 完全承载大型企业的复杂应用需求。在 此情况下,财务管理系统应用国产化的 呼声日益增高。
“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掌握了企 业最丰富的数据,财务已成为企业数智 化转型的第一入口 。央企和大型企业 的财务管理,亟需加快向‘实时会计、 智能财务、数据驱动 ’时代迈进。”财政 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用友副总裁付建 华分析说。在数智化阶段,国内的软件 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财 务数智化解决方案和完整的财务数智化 产品,而且能通过创新技术、创新型的产 品、创新型的场景能力,帮助企业加速数 智化转型。
又如,在过去十多年里,国内企业绩 效管理EPM 市场一直被国外巨头,如甲 骨文、IBM、SAP 等垄断,企业想要使用 EPM,只能选择国外产品,承受高价格、 低灵活性和服务缺失等不利后果。
如今,国产的 EPM 新一代产品,不 仅具备比肩国际厂商EPM 产品的能力, 而且能够实现内存计算技术等新技术的 突破,从而能够支持央企更海量报告数 据的加工、运算,表现优异。
守底思维——风险可控
完善全面有效的合规风控体系既是 《指导意见》的要求,更是央企在推进智 能化改革进程的重要诉求之一。
在王志成看来,当前央企在财务智 能化转型中,要注意与财务有关的合规 风险、需要建立制度或实施流程来管控 的风险、需要设计或实施来交易管控的 风险、债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在财务转型的大背景之下,面对复 杂的风险管控,财务应该熟悉业务、拓展 职能、丰富工作场景,使财务具备风险管 控中心的能力与职责。”王志成说。
付建华介绍,智能财务借助智能化 的技术和工具,可以带动企业实现风险 可预知、可管控。例如,建立健全财务内 部控制体系,细化关键环节管控措施;提 高自动控制水平,实现财务内控标准化、 流程化、智能化;完善债务风险、资金风 险、投资风险、税务风险、汇率风险等各 类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重要子企业和 重点业务管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 的风险,建立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和应对 机制等。
付建华说,在智能财务时代下,控制 风险更多在事前、事中阶段,从企业财务 部门来看,希望内控一直渗透到业务最 前端,提前识别、提前防范。
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
在国产化替代的过程中,能否实现价 值创造功效成为央企考虑的重要环节。
付建华表示,现在大型企业财务转 型方向是从核算型转向价值创造,让财 务部门能够控制风险,有效配置资源,支 持企业的战略落地,支持企业的运营和 决策,服务于财务管理价值创造。
另外,每一个企业都是数据驱动的 企业。 目前掌握企业数据最丰富的财务 部门,应该借助大数据工具,充分发掘这 些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驱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 限公司财务与产权部(财管中心)副主任 毛邓认为,财务管理数智化是一项长期 且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一步,夯实信息 化基础,完善相关财务信息系统建设。 其中,主数据建设尤为重要,是实现业财 融合、智能分析、各个系统互联互通的基 础。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建设全面预算 管理系统,利用信息系统固化流程,实现 预算的在线编报、审核,提高预算编制的 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实现全面、全方 位的预算编制、分析。第三步,实现全面 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 现预算控制。第四步,提供决策支持,为 企业运营和内部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决 策支持、偏差管理。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让系统更 智能更高效,把财务人员真正解放出来, 实现智能财务。”毛邓表示。
付 建 华 同 样 提 到 全 面 预 算 的 作 用。她表示,在管理会计领域,全面预 算是唯一能实现战略管理 PDCA 循环 的有效工具 。依托于大型企业数据中 台,支持多维预算模型构建、同交易级 数据结合,以及大数据处理的能力。可 以将企业经营过程中采集的内外部数 据信息处理、管理、分析,深度推行业财 融合,支撑全面预算在大型企业管理中 发挥更大的价值。
同时,付建华强调,央企构建智能财 务要根植于前端经营业务,以实现业务 价值为目标,抓住“数据”和“智能”两个 把手。他认为,事项中台基于业务事项 的实时会计服务,可以实现服务管理精 细化,助力财务向全面数据服务转型。 另外,脱离了智能化的财务将很难实现 价值创造。
就财务工作如何参与企业的价值创 造,王志成从财务自身效率的提高与新 型业务的运营、财务为业务管理提供信 息服务、财务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与备 选方案等3 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比如,对‘新型业务的运营’,企业 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化,避免集 团内所属企业标准化、重复性和低附加 值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同时,通过 共享服务为集团内成员企业提供有价值 的服务创造价值,甚至未来集团化的财 务共享可能演化为市场化的财务共享。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打破财务与业务的界 面关系,使财务本身成为一种单独创造 价值的业务活动。”王志成表示。
在数字经济时代,软件自主创新和 国产化替代已经不能仅把ERP、客户关 系管理(CRM )等软件换成国产软件,而 是要以新的思路、新的应用将数智化与 信创化相结合,形成中国企业真正的国 产化价值替代。
基于此,国产化财务系统要建立健 全数据产生、采集、清洗、整合、分析和应 用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体系,完善数据标 准、规则、组织、技术、模型,加强数据源 端治理,提升数据质量,维护数据资产, 激活数据价值。
同时,可以发现,很多央企业务繁 多,可能涉及几十上百个行业,业务场 景相对复杂。例如,一个钢铁集团,应 付账款场景就有几百个。“这要求智能 财务供应商具备各行各业的深度沉淀, 将业务、技术、数据合并成一个整体,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付建华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