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研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研的投入逐年较大幅度增长, 特别是实施“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以来, 科研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改造、科技平台的建设等方面获国家大力度的支持。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单位基建投资的资金渠道已趋向于多元化,建设资金已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发展为单位自筹、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投资模式的改变,为科研单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资金到位的情况、各项目用款计划中不同资金来源的匹配、项目的多元化管理、基建项目建设中的“三超”现象等,干扰和影响了科研单位基本建设工作的进行。
一、组建优秀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科研单位财会队伍中从事基建财务管理的人员所占财会人员比例很低,有的单位由于平时建设项目少而仅设了兼职基建会计,即使设立了专职基建会计岗,基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也不高,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研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要求。通过选拔和培训,新形势下的基建财会人员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1.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专职基建会计一般应具备财务管理或会计专业本科学历,受过现代财会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能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相应妥善处理。
2.财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基建会计应具备会计师或以上职称资格,能熟练操作基建会计业务且对会计业务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基建业务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或业务差错能准确地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3.财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基建会计应熟悉和掌握有关基本建设政策法规、基建财务制度和工程预概算及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以有效实施监督和控制,准确核算工程成本,在单位基建会计不具备上述素质时,单位应派其进行在岗培训,提高基建会计的管理水平。
4.财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基建财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岗爱业、廉洁自律,能抵挡得住基建过程中各利益方的种种利诱,尽忠职守,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单位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5.财务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基建财会人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时俱进学习财会新知识、新制度;勤勤恳恳,做好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兢兢业业,深入基建现场,了解施工现场大致情况,便于核算时有效监督。不少单位基建财会人员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到施工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忽略现场监督。因此,单位要考虑人员的合理配备,不能因小失大。
二、建章立制,完善操作程序,规范基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基建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结合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并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合法、合理、真实、高效。在实际工作中应具体做到:
1.财政部颁发的财建[2002]394号文件《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是目前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最权威的依据,科研单位应在财建[2002]394号文的指导下,制订本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规定。
2.岗位设置对请款、拨付、会计凭证的审核、账务处理、印鉴保管及票据管理等系列不相容职务分离,分工明确,符合牵制制度的要求。基建会计、出纳岗位应该分设,出纳不能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应明确规定内部审批的流程及权限,如审批程序:
建设工程管理经办人→项目主管→工程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工程管理单位法人代表指定工程实施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工程款支付及审批权限:对签订合同的工程费用、工程备料款、进度款支付等10万元以下,由现场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核定工程量并 签署意见后,由项目负责人授权专人负责审批;10万元以上由项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审批,超出合同签订工程费用的5万元以下由现场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核定工程量并签署意见后由项目负责人授权专人负责审批,5万元以上由项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审批。
4.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制度,由科研单位的纪检、审计部门同步参与监督。同时,财务部门应对项目的招标情况、相关事项的政府采购情况、基建合同付款履行情况,其他涉及到财经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基建项目立项后,财务管理部门应分别向各投资部门争取资金准时到位,根据年度投资计划和基建项目的组织情况及承建方的施工能力向投资部门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对于一些不按计划、超计划的工程建设项目,大胆提出否定意见,以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资金管理方面应做到:
1.按监察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有关账户开设和管理的要求开设基建账户和进行账户管理,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2 . 按科研批复资金来源筹集资金,对于有自筹任务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年度投资计划组织自筹经费及时到位;有贷款额度的项目,财务部门应积极和贷款银行沟通,及时获得贷款。
3.抓好三个环节,即基建预算环节、现场签证环节和结算审核环节。设计和预算是基本建设的基础,要在源头上抓好节约。基建设计前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建设项目的内容要心中有数,所撰写的标书要准确、专业,然后再对项目设计进行招标或邀请招标;现场签证是基建质量的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的保证,项目现场监督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审核项目工作量,以降低风险和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结算审计是资金使用监督的关键环节,最好的方式是聘请1-2家权威中介机构对项目结进行审计后,尽量将工程造价降至最低,节约基建资金。
4.做到建设资金拨付手续规范、完备。签订工程合同时,为了防止资金风险,应约定工程进度款。支付工程进度款时,要仔细审核施工企业的请款报告,必须有科研单位施工现场代表签字确认工程量、项目主管签署付款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同意,同时还要有监理公司的审核意见方能支付,且施工单位合同章应与其所开具的发票专用章一致,工程验收通过后,要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质量保证金。
5.对照合同条款执行每笔付款业务,对增加工程量的合同支付进行重点审查,强调合同执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通过虚增工程量来骗取建设资金。
6.客观、真实地做好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按国家建设会计制度设立账务;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确保真实、合法、规范;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按财建[2002]394号文件控制建设项目管理费开支和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财会部门应每月对各基建项目的收支情况及管理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供领导参考;会计记录准确反映经济事项,确保账账、账表、账证、账实相符。
7.把好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关。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依据,应做到编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要聘请权威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意见,对基建项目工程结算、财务支出、管理出具明确性的评价意见。真实、准确填写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
8.要协调好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关系。建设项目涉及计委、建委、财政、城市规划、国土、消防、环保、城管等部门,如果因关系处理不当或没有认真执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办事程序,在任何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卡壳”
都会引起项目停滞,影响工程进展,影响项目资金的效益。
9.要尽快推进基建项目的进展,确保建设项目质量。只有在建设项目能如质如期完成并交付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充分体现出资金的使用效益。但绝不能因为争政绩等原因盲目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工期或人为改变工序,其结果往往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将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加强监督,防腐拒变,保证基建资金安全基本建设行业在我国向来是个高风险行业,建设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现象屡禁不止。权钱交易者大有人在,行贿、受贿案件时有发生,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建成了,一些干部倒下了”的情况,因为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被腐化了。基建财务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1.严格按合同约定、确定合同已如期履约且有相关责任人签署明确意见并经单位领导批准和监理公司批准的情况下方能付款,防止项目管理人员内外串通,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2.财务管理部门应回避与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人员的个人经济交往,防止相关利益方用个人感情作掩护,用糖衣炮弹腐蚀干部,使财务人员放松警惕。在资金支付时疏于监督或徇私情而开方便之门,违规支付建设资金,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损失。
3.财务管理部门应经常和基建管理部门沟通,了解基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建设资金进行监督。同时,还应自觉接受本单位纪检、审计部门的监督,防止自身监督的疏漏。
作者:黄宁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