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中职学校加强财会监督要求的思考 ——以L中职学校为例

 2023年中国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近年来,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 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维护中央政令畅通、 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 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也存在监督体系尚待完善、工作机 制有待理顺、法治建设亟待健全、 监督能力有待提升、一些领域财经 纪律亟需政治等问题。”新形势赋 予了财会监督新的内涵,不是传统 意义的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 监督的简单加总,而是三者的有机 融合和凝练升华,是涵盖了财政、 财务、会计监督在内的全覆盖的一 种监督行为。我们职业院校需要从 大局的高度着眼,着眼长远,结合 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 据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特 点,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作用,加强 对财会监督工作的系统谋划和顶层 设计,建立健全财会监督的管理机 制,明确财会监督工作的相关职责 要求,结合新形势不断完善内控制 度,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工作效率,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一、L中职学校财会监督内容
目前L中职学校财务监督内容 包括预算业务监督,收支业务监督、 资产管理监督、采购业务监督、专 项项目监督和其他业务监督。
二、L中职学校落实财会监督 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财会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L中职学校尚未建立权 责清晰、职责明确的财会监督机制。 虽然每年度都对财务情况、收支情 况、专项资金等进行内部审计和外 部审计,但主要是以事后监督为主, 通过对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而后进行整改;学校管理层对财会 监督的工作缺乏准确的定位,"花 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监督理 念尚未确立,虽然学校在财会监督 上有相应的制度,然而更多的是对 针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其他业务 方面并未纳入到监督的范围内;虽 然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小组,但 是更多是借助外部审计提出的相关 问题和意见进行整改,内部审计的 监督职责发挥的不明显。面对新形 势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 求,L中职学校在财会监督管理体 制机制、监督方法和技术应用、财 会监督人才队伍等方面仍需要不断 优化、创新和加强,不断提升财会 监督能力。
(二) "业-财-物”在财 会监督上融合不充分
《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职 业技术教育要创新办学模式,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 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 特色学徒制。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前 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L中职学校 作为职业教育学校,现有业务已经 更多扩展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 职普融通等多项领域,学校业务也 涉及技能认定、社会人员技能培训 等,使得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 紧密。而随着业务的拓展,学校的 资金来源结构逐步复杂化、多样化, 资金在各项材料采购、设备购置和 师资培训等支出上也更加多元化, 为学校的财会监督工作增加了很大 的难度,而由于受原有业务处理思 维的限制,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 资产管理部门未能就新形势新业务 的处理上沟通不充分,部分业务处 理模式存在信息屏障,在"业-财- 物”上未能真正实现合力,在财会 监督上融合不充分。
(三) 财会人员业务能力有差距 财政部《会计人才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的文件指出: “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 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催生 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会 计理论、会计职能、会计组织方式、 会计工具手段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需要会计理论工作者加强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我国会计 理论创新发展;需要会计实务工作 者深入应用新技术,推动会计审计 工作数字化转型;需要会计管理工 作者加强会计数据相关标准建设, 推动会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目 前学校现有的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 不能满足新时代财务工作的要求, 存在以老经验应对新业务的情况, 对新形势下财会工作所要求的高标 准认识不深刻,对财会监督工作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新技术、 新工具、新手段的能力还有欠缺, 缺乏有力的监督意识严重的影响了 财务监督的工作效率。
(四) 现有的财会监督方式 单_
目前,L中职学校现有的财会 监督方式,更多的是以聘请的外部 审计、专项项目审计等事后监督为 主,现有的内审小组,由于缺乏专 业的审计人员,在发挥内部审计监 督的作用上不明显。随着信息化技 术的日益普及,业务需求和财务环 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相较于各种纸 介的会计凭证、财务报表和审计报 告等,财务数据正逐渐向电子信息 化转变,由于L中职院校信息化 平台尚未架设,更多的还是以纸质 材料审核记账为主,未能充分运用 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在学校内实现 “互联网+监督”模式,财务监督 效果不佳。
三、中职学校落实财会监督的 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
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财会 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日常财会 监督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约束 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创新运用多种 方式开展财经法规的普法教育,强 化贯彻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 刚性要求和法律约束,推动各部门 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 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落地,从而督促每个人都能积极参 与到财会监督在工作中。
同时,内部控制是学校管理中 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执行,具有 行为和制度的双重属性,既是一种 监督行为,也是一种制度制衡。具 体工作中,要以内部控制为抓手,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有效 落实各业务部门监督和制衡的职 能,突出财会监督政治属性、业务 属性,以日常财会监督为基础,以 专项监督检查为补充,健全学校财 会日常监督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 和制度文件,优化学校的财会监督 机制。
(二)加强"业-财-物” 相互依托相互制衡的作用
打破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资 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壁垒”,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密切 联系,只有让每个人具有监督意识 以及被监督的意识,才能推进各项 业务有序有效的发展,通过"业- 财-物”的融合,形成有效的闭环 管理,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第一, 从学校层面理清业-财-物不同 部门间的职责边界,形成相互依托 相互制衡协同监督的工作机制;第 二,打破信息屏障,加强实时信息 共享,以各项实际业务为基础,建 立监督信息和监督结果共享机制, 最大限度发挥监督合力;第三,财 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 将最新的财政法规和资产管理相关 文件要求传达给业务部门,明确资 金使用、资产管理、预算绩效等各 项工作要求,同时业务部门也应及 时将最新的业务相关制度规范普及 给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压实 主体责任,强化"业-财-物” 处理过程中的内部监督,筑牢监督 的第一道防线。
(三)加强财会监督队伍建设 加强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的效 果,贯彻落实《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规定》,通过对各类财经法规和现 行财会制度等进行培训,要求财会 人员要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 德,依法依规处理财会事项,不断 强化财会人员职业操守,进而推动 财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 的全面提升。同时,学校可以培养 或引进更多专业的高端财会人员, 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财会法治宣 传、财会监督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不断完善财会人员培养使用机制, 不断强化会计人员专业化建设,以 满足未来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 要求。
(四)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动 态监督,促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
在学校内切实强化财会监督的 统筹协调工作,可以向优秀院校学 习先进的经验,在学校内构建信息 化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 动态监督,畅通财会监督的信息渠 道,建立健全财会监督重大事项报 告机制,切实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同时,加强财会监督与纪检监督等 各类监督的有机贯通,充分发挥纪 检的监督执纪作用,及时向学校管 理层报告在财会监督过程中发展的 问题隐患,持续推进规范化水平。
通过优化监督模式和方式方 法,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日常 监督与专项监督、线上监督与线下 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实现监督和管理有机统一。通过党 内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财 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 贯通、相互协调,保障学校各项事 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