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缺乏目标导向、精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以DRG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将医疗业务以DRC数据的形式融入医院战略制定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形成以DRG病组为价值链核心的资源配
置体系,将战略性资源和经营性资源在不同病组之间进行科学分配,建立了资源消耗与医疗业务的直接关联,有利 于公立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完成调整病组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占领学科高地、控制医疗费用和成本增长等目 标规划,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DRG; 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78 (2023)12-0056-04
DRG改革促使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从规模扩张型向 提质增效的精细化管理转型。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 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公 立医院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成本 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实现 “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以DRG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
理,能够将医院的医疗业务和经济运行有机结合,从战 略目标、功能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医教 研综合发展等方面做好资源配置和流程优化,对提升医 院运营管理效能具有积极作用。
1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医改以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意见》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等 诸多文件,要求公立医院落实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基金项目: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政策引导类)-以DRG为导 向的医院预算管理体系探究 · (2022YD002);国家卫生健康委医
院管理研究所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与评价研究项目 ·基于DRG的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研究与评价(NHA23JXH066)。
明确了预算管理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 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仍存在体系不健全、与战略结合不紧 密、编制流程不规范、管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一是医院预算管理大多从所拥有的资源出发,以资 源定预算,缺乏战略目标和规划的指引,不能准确反映 战略规划。同时,科室目标和医院目标契合度低、资源分 配与业务目标脱离,导致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率偏低a,无 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是目前医院业务预算(门诊、住院服务量等)以临 床科室为预算单元,支出预算(人员经费、药品、耗材、差 旅费等)以归口职能科室为预算单元。这种编制体系下, 资源消耗无法与医疗服务环节精准关联,资源分配与业 务目标脱离,不能精确反映医疗业务需求,预算的事前 粗放型编制导致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颗粒度较大、定位 不准确,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从而造成预算流于形 式,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以DRG为导向重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的意义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
—303—
卫生经济研究2023年12月第40卷第12期总第440期
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个体系之中 的方法之一,在目标制定、资源协同、成本管控等方面具 有核心作用。DRG目前是我国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管理 工具,在功能定位、医疗质量、服务效率、产出效益、绩效 评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提 高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可衡量性以及精准 度,使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2.1促进医院从单一项目预算向价值链预算转型
医疗价值链是医疗机构将原始资源转化成医疗服 务,并作用于患者,进而产生健康价值的一系列活动。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由整个价值链决定,而非价值链上的 某个环节。以DRG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变了医院传
统的单一项目预算管理模式,以病组为单位,研究资源 投入在病种诊疗流程中的价值转化,将资源投入和价值 产出有效结合,避免了业务活动和预算管理脱节、预算 项目之间缺乏衔接等弊端,打开了资源协同的新局面。
2.2实现以高效率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
实施DRG改革后,医院逐渐从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 管理转型,追求建立以效率和规范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 模式。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以DRG病组为预算单位,比以 科室为预算单位的颗粒度更细,能够保证医院在实现精 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提升管理效率。
2.3提升医院的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DRG工具能够从医疗费用入手,促进临床路径标准 化,实现资源消耗和医疗费用的标准化管理。DRG的标 准化处理,能够使不同医院、科室、医生及学科之间的医 疗技术、服务质量、财务和管理等指标具有可比性,为资 源的事前有效配置、事中合理使用和事后绩效评价提供 标准化路径,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 学的数据循证管理转型。
2.4提升管理内涵,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实行DRG改革后,医院运营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过去的以创收为目标转变为以成本管控为目标,医院 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DRG指标是评价医院 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全面预算管理应顺应医改方向, 结合DRG工具细化管理颗粒度,用精细化内涵式管理赋 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3 DRG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融合探索
3.1 DRG与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的融合
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中,决策层、管理层和业 务层具有各自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DRG 可以依照不 同组织层级的管理需求,从决策层的功能定位、战略制 定,管理层的医疗效率、产出效益,业务层的学科发展、 技术竞争力等方面融合,为医院的运营管理和业务优化 提供数据展示、目标预测和决策支持。
32 DRG与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的融合
医院应明确资源和成本的作用关系,即获得的资源 越多,负担的成本越高,据此建立目标导向的资源配置 模式,确定资源投入力度,形成以DRG病组为核心的资 本、业务量、收支等相互联系的预算管理链。
3.3 DRG与全面预算管理流程的融合
DRG数据贯穿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各环节,能够协助 其目标制定和分解,从科室管理细化至病组管理,丰富 预算编制内容,实现对医疗质量、业务目标和投入产出
的精准“控制;应用均次费用成本、病例组合指数 (Case Mix Index,CMi) 和收支结余等指标,提升预算管理的内 涵;利用权重 (Relative Weight,Rw) 和cMi,做好预算绩
效考核,提升医疗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
4 以DRG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路径
公立医院应打破固有的预算编制思路,将医疗业务 以DRG数据的形式融入医院战略制定和全面预算管理 中,形成以DRG病组为价值链核心的资源配置体系。通 过资源在病组之间的再分配,完成控制医疗费用和成本 增长、调整病组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占领学科高地等短 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实现医教研防的协同发展。
4.1 以DRG改革为契机,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发 展方向
公立医院应结合区域医疗资源布局、目标患者类群 和自身特色,明确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在此过程中,可 以利用包括医疗质量、诊疗技术、管理效能、运行效率、 经济效益等多维度的DRG数据资源,深刻剖析医疗行为 的内涵,用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医院的 发展建设和战略规划拟定方向。
4.2根据医院发展路径,制定年度预算目标及方案
(1确定年度预算目标。医院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受 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运营策略的影响,不同年度的预算 目标不同,资源投入偏好也有所差异。医院年度预算目 标大致可分为三类:调结构,以优化病组成本结构、实现 合理结余为目标;保增长,以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患者 数量和收入规模为目标;促发展,以提高CMI、占领技术 高地为目标。
(②制定年度预算方案。利用波士顿矩阵和患者规 模建立模型,将病组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资源配置方 案(见表)。医院围绕病组特点和医教研防领域的业务 特色,确定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结合历史数据对不同类 型病组设定不同的目标人次,按照既定的资源配置方案, 做好人、物和流程的匹配,并以合理的绩效方案加持,合 力实现扩大医疗规模、提高救治能力、获得合理结余的 预算目标。
卫生经济研究2023年12月第40卷第12期总第440期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病组RW与目标 CMI的比较关系
表1 DRG病组分类与资源配置方案
次均结余 患者人次 管控重点
资源配置
专科技术类 |
核心病组 |
高 |
正 |
多 |
重点发展,控制药耗 |
加强学科品牌建设,重点开源,优质 资源倾斜、优先供给 |
潜力病组 |
高 |
正 |
少 |
扩大患者规模 |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科影响力,扩 大患者覆盖范围 |
|
关键病组 |
高 |
负 |
多 |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流程,减少亏 损;建立医保谈判机制,争取政策扶持 |
从价值链上寻找节流突破点,降低 药耗成本,减少非增值作业 |
|
发展病组 |
高 |
负 |
少 |
提升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
新兴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支 持力度,占领学科技术高地 |
|
教学培养类 |
重点病组 |
低 |
正 |
多 |
严控成本,提升效率,避免超支;推行日 |
维持现有资源匹配水平,适当调整 病组结构,优化收支 |
教案病组 |
低 |
正 |
少 |
间管理 |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主,控制资源分 配规模 |
|
问题整改类 |
控制病组 问题病组 |
低 低 |
负 负 |
多 少 |
提高病案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耗 合理使用,缩短平均住院日,促进向教学 培养类病组转化;探索门诊化管理,促进 分级诊疗 |
减少资源分配,缩减资本性和经营 性资源投入 |
4.3做好以DRG病组为核心的价值链预算管理,实 现开源节流
DRG病组的价值链预算管理,始终以DRG病组价值
最大化为目标四,引导管理者从纵向价值链的供应商约 束、患者价值需求、病组发展潜力的角度,横向价值链的 医疗机构竞争力差异的角度,以及价值链内部的病组诊 疗项目效果、效率、效益、效能角度,进行综合评价,针对 不同类型病组制定适宜的业务计划,以产定投,形成以 DRG病组为价值链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通过DRG
病组的价值梳理,强化有效作业,控制无效作业,减少无 用作业,持续优化医院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临床路径, 提高运行效率,以合理的资源投入获得最优的诊疗效 果,实现医保、医院、患者三方价值最大化。以DRG病 组为价值链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行资本性预算、业务 预算和指标预算“三步走。
()资本性预算。资本性预算处于价值链前端,一旦 确认执行,即转化为结构性成本,风险相对较大,影响深 远。因此,病组资本性预算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应考量病 组与医院战略发展的契合度,评价资本投入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其次要结合DRG支付标准,考量投入的可行性。 以设备采购为例,除常规可行性分析外,还应判断设备对 应的诊疗行为是否为该病组临床路径的必要项目,若非 必要项目,则需额外评价其产生的成本能否被该病组 DRG支付标准所覆盖,避免不必要的亏损。最后应考虑设 备的场地占用、空间改造、人员配比等资源协同问题,避 免预算前后不联动造成的损失。
(②业务预算。业务预算处于病组价值链的核心,其 编制是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结果考核的坚实基础,也是 完成年度计划的重要保障。公立医院应以病组DRG支付
标准为基线,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和管控目标,确定合理 的病组次均住院费用和收入结构;运用作业成本法建立 项目成本模型,明确资源需求四;根据门诊住院人次比, 转化成专科门诊量,做好专家人数、出诊天数和诊室等 资源匹配;做好优势病组的品牌宣传、人才培养、文化渗 透和患者的院前科普宣讲、院后跟踪回访等其他费用预 算,从非诊疗层面进一步提升病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业务预算并非按照各病组出院 人次简单进行资源分摊,而是以出院人次为基础,围绕 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进行预算,平衡床位、手术室、诊室 等有限资源供给。具体来说,从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流程 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备性,梳理物资采购、诊疗过程、服 务流程、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价值匹配、患者保有量、 就医获得感等病组价值链的每个业务环节,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获得合理结余,实现病组价值最大化。
(3指标预算。指标是医院战略目标在执行过程中 的具体表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预算成就指标预 算,指标预算指导业务预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 预算目标。通过业务预算能够得到医院和科室的病组结 构、总人次、收支规模、药耗占比、总权重、CMI、每床位
权重、每权重医疗费用等财务和非财务预算指标,这些 指标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调整任意一个业务动因,指 标结果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要多次平衡各级关系,才能最终形成合理的业务预算和 指标预算方案,为实现既定的业务目标保驾护航。
4.4落实预算执行过程管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1)实行路径管理。从DRG病组的临床治疗流程出 发,围绕患者的健康诉求,建立DRG 病组的临床路径和 费用路径管理及动态调整机制,减少过度医疗,降低运
卫生经济研究2023年12月第40卷第12期总第440期
营成本,共同助力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能够 为收入预算的执行提供保障,支出预算的执行应与收入 预算相匹配,确保合理的预算执行率,执行率过高说明 成本管控力度不足,过低可能使患者利益受损。
(②完善信息系统。以DRG 为导向的医院精细化管 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信息系 统可以提供DRG 预分组、药耗使用监控、费用路径预警 等,实现医疗资源的过程管控。
4.5结合DRG指标实行绩效评价和激励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医院职能部门需不断更新预算 管理理念。 一是利用DRG 指标丰富绩效评价内容。例如,
质量与安全方面,关注同—ADRG病组下不伴并发症与
合并症、伴有一般并发症与合并症、伴有严重并发症与 合并症患者占比的异常变动,及时发现和管控不合理医 疗行为;技术价值方面,关注各病组的CMI, 加强核心竞 争力管理;资源使用效率方面,通过分析DRG病组的医 务性收入与人员经费比值,评价人力资源的价值产出。 二是转变绩效评价指标的关注侧重点,从关注总产出转 向关注每单位产出,从关注科室平均住院日转向关注病 组平均住院日甚至每权重平均住院日,从关注总权重转 向关注每床位权重,从关注次均费用转向关注每权重费 用等。同时,用DRG指标校正常规管理指标,将效率效益 质量指标同质化,使其具有可比性,持续提升医院精细 化管理内涵。另外,制定符合医院战略目标导向的绩效 激励政策,除了重视对安全质量、技术价值和资源使用 效率的倾向性考核外,将预算执行考核融入医院经营目 标考核中,将病组、科室、医院的目标一致化,共同促进 医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念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实践,是顺应医改方向的 管理变革,也是业财融合的典型案例。新的全面预算管 理体系以医院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改变资源配置模 式,形成资源的价值链管理,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打开 了资源协同的新局面,对促进医院实现精细化运营管 理,践行价值医疗服务理念,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嫚黎,刘波,楼阳,等基于战略实施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改
进研究 XH [J]. 2021,38
(o):74, 以武汉市 医院为例卫生经济研究,
[2杨少春,宋雄,李妍,等基于AGIL模型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路径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 (G:75-77.
[31 王秋霞,李奕霏公益性视角下精细化经济管理助推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探讨w.中国医院2023,27 ⑥:102-104.
[4萨本婷.价值链分析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J.财会 学习,2023 (1):104-106.
[5 王诺贝.医疗行业价值链理论及其政策应用研究进展J.解放 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612-614.
[6]刘雅娟,杨中浩,杨少春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探索— 以xH医院为例μ卫生经济研究,2021.38(11):71-74.79.
7何燕,李芳,吕俊瑾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实 施研究J.价值工程,2021,40(13):83-85
[8于婷,严波以价值医疗为导向重塑医院运营管理模式J.中 国卫生经济,2020,39(10):65-67.
[9]戴小喆,史金秀,田志伟,等医院DRG/DIP成本管理方法、场景 及案例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124-128.
[10]龙芸.弹性预算:价值医疗下的一种医院资源配置模式J.卫 生经济研究,2019,36(10):18-22.